去冬奥小城不看雪还能看啥?

作者: 博物

来源: 博物课堂

发布日期: 2017-06-09

本文介绍了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崇礼和延庆的夏季风光,特别是当地的野花。通过刘华杰教授的摄影,展示了冀北翠雀花和华北乌头等特色植物,并解释了植物学名的命名规则和历史背景。文章还预告了博物课堂关于冬奥小城野花的讲座。

我们拿到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权,已经快2年了。北京西北面的崇礼、延庆两座小城,正为了到时候能顺利迎接全世界的客人而做准备。说到冬奥会,你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这样的崇礼和延庆:延庆海坨山摄影:刘华杰崇礼的滑雪道摄影:刘华杰这大热天儿的,看着照片有没有觉得很凉快?然而,这两座小城也是有夏天的,不仅没有雪,还遍地野花:野生的翠菊开满山坡摄影:刘华杰除了看雪,今天就来带你认识认识那些崇礼的小野花。

崇礼之花,不叫“崇礼”最有崇礼特色的野花,就是“冀北翠雀花”了:尊贵紫+火炬造型,是不是有点酷炫?摄影:刘华杰之所以说它有崇礼特色,是因为崇礼被写进了它的名字,我是说,学名:Delphinium siwanense植物学名中的后一个词叫“种加词”,要体现种的特征,有时会用人名或地名。比如冀北翠雀花是在崇礼发现的,就可以把崇礼放进种加词里,也就是“siwanense”。

可这个“siwanense”和“chongli”差了十万八千里,是怎么回事?其实,1893年给它起名的时候,崇礼还不叫崇礼,而叫“西湾子”。而且,给它起名的还是个外国人,发不出“西”这个音,于是改成了“si”。花美根毒的乌头还有一种同样身披紫袍的小野花,可以说是“路边的野花不要采”的最佳代表了——华北乌头:摄影:刘华杰华北乌头是准噶尔乌头的一个变种,属于乌头属,从古代就被当作草药使用。

除了它,乌头属还有几十种植物跟它有相同命运,比如中药里的“草乌”,其实就是乌头属中北乌头的块根。北乌头的花,有点像树梢上蹲了好多小鸟。摄影:刘华杰不过乌头的块根大多都有剧毒,里面的“乌头碱”能持续刺激神经兴奋。但过度兴奋之后就会衰竭,心脏的神经可经不起折腾,所以要是稍微吃多了那么一丢丢,说不定就进医院了。所以野花什么的,只用眼看看就好了。

这些小野花虽然美艳,但一点儿都不“高冷”——它们不是那种需要翻山越岭、千辛万苦才能欣赏到的花儿。只要你在崇礼郊外随便逛逛,就能在路边看见不少。崇礼的野花很多,三五句话讲不完。所以本周末的博物课堂,刘华杰老师要带你体验一把“冬奥小城野花之旅”。快来听听冀北翠雀花和清朝神父有什么渊源?其他的路边野花什么样?它们背后都有什么故事?

本期主讲人刘华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从事博物学史研究。热爱观察和记录植物,十余年来记录了崇礼和延庆的数百种植物,著有《崇礼野花》和《延庆野花》。讲座标题:去冬奥小城看野花讲座时间:2017年6月11日19:30讲座地点:博物课堂直播间收听方式:识别二维码关注博物课堂公众号,发送“讲座”,系统自动回复直播间链接

UUID: 93379623-6c0f-4bc9-8120-69880708cc60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6-09_去冬奥小城不看雪还能看啥?.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