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嘉兴端午

作者: 李亚妮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7-05-30

嘉兴端午节不仅包括吃粽子和观龙舟竞渡,还涵盖了丰富的服饰和居住习俗。这些习俗如佩香囊、穿老虎衣、戴老虎帽、系五彩丝等,体现了当地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独特的文化传承。

一说起嘉兴端午,人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吃粽子”“观龙舟竞渡”的画面。嘉兴的端午不仅注重吃和玩的民俗事象,在服饰和居住方面也很有讲究。

从文献记载来看,嘉兴端午的服饰习俗非常丰富。清乾隆《古禾杂识》记载:“芒种,逢壬入梅;夏至,逢庚断梅。又三日为头时,又五日为中时,又七日为末时。时中小儿禁剃头。

闺人作蟾蜍袋、蒜葫芦、金蜘蛛、绢老虎、钗梁缀、健人符;又妇女剪蚕茧为花,儿童以雄黄涂面塞耳,或书王字于额。市工之戏,久不作矣。”清嘉庆《嘉府典故纂要续编》中也有“妇女制缯为健娘(挂于首,童子系于辫末)”的说法。在嘉兴南湖地区,依然保留有端午佩香囊,穿老虎衣、老虎鞋和戴老虎帽,系五彩丝的习俗。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是用彩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图案纹饰,缝制成形状各异的小绣囊,内装中草药白芷、川穹、艾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等。端午节时佩戴在胸前,香气扑鼻,避毒虫叮咬,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端午时候,还有一种戴在小孩子身上的香包,或者叫香囊、佩帏等,民间称之为“历本袋”。

最早的历本袋是用绸缎缝制的,形状各异,有方形、八角形,还有12生肖、爬山虎等动物造型,一般长10厘米以内,小巧玲珑,制作十分精细。历本袋上的图案很漂亮,有松鹤、牡丹等花鸟,还有武松、吕洞宾等故事人物。有老人回忆自己小时候戴的历本袋是两头小,中间向外凸出(类似灯笼状),上面绣“五毒”。袋子里面装有历本(旧时的黄历,取辟邪之意),有的还放茶叶、桃叶、糯米、五谷。

历本袋一般是外婆做的,挂在小孩身上,祈盼其健康成长。

在嘉兴,还有端午贴辟邪符、张天师像、钟馗像的习俗。挂符嘉禾端午民俗体验馆的资料中写道:“端午节时,嘉兴南湖区一带的百姓常会在自家门上贴‘雄鸡图’,认为公鸡不怕五毒,因而被作为‘五毒’的镇物。‘雄鸡图’描绘大公鸡嘴上叼着蜈蚣,爪下抓着蚰蜒、蝎子,雄健之状,俨然是保护合家平安的另一种门神。”嘉兴民间有端午送符的习俗。

一般农历五月初到端午,寺庙的和尚会到村民家里送符。送的符通常是一张黄纸,上面画着道士的头像,以示辟邪。如今老百姓会在端午当天挂出钟馗像,祈求平安。

南湖农村有在房前屋后栽种艾草求吉祥的习俗。在端午当日,家家户户还会在门上悬挂菖蒲、艾草和大蒜头。当地人认为“菖蒲是一把剑,大蒜头是一个铜锣,上面的天神用一个铜锣,艾草是一个马鞭”。端午节前,街上的卖主把几根艾叶、几株菖蒲和一根大蒜(带根带叶的)用红绳绑在一起出售。

打霉烟是嘉兴一带端午节俗中居室民俗事象中的一种。打霉烟是在端午午时(中午12点钟)举行的一种仪式,家里的主人(一般都是主妇)将去年挂在门上的菖蒲、艾草拿下来,打个结,加一点点柴火,放点雄黄,滴点烧酒,再放上从药店买来的中药。将这些东西放在用来打霉烟的炉子或火盆里,关紧门窗,点着后,冒出一团烟雾。主人端着火盆或炉子到各个房间熏一熏,夏季就不会有蚊虫叮咬了。

UUID: bffa0e04-3168-4a86-96fc-cbac6022d6c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5-30_品味嘉兴端午.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