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还记得“蓝瘦香菇”的主角吗,去年那股“蓝瘦”风暴可让这种蓝色瘦小的蘑菇实实在在出了一次风头。之前它受科学研究和公众关注比较少,自那之后我们开始逐渐认识了它。这就是今天物种日历要介绍的霍氏粉褶菌(Entoloma hochstetteri)。
蓝色的蘑菇在自然界不多见,而像霍氏粉褶菌这样从菌盖、菌褶到菌柄全身均为纯正蓝色的蘑菇,一旦出现就更加引人关注。霍氏粉褶菌是粉褶菌属(Entoloma)的成员,因全身都是蓝色,在英语中它还被叫作“Sky Blue Mushroom”。
霍氏粉褶菌的体型很瘦小,菌盖直径最多也就4~5厘米,子实体最高可达9~15厘米,而菌柄只有5毫米粗,“蓝瘦”之名真的非常名副其实。虽然“蓝瘦”的霍氏粉褶菌在中国登上了一次公众舞台,但它的家乡却位于遥远南半球的新西兰,后有报道称在印度和南美也发现了其踪影。
霍氏粉褶菌最早在19世纪50年代由德国地质学家兼博物学家冯·霍赫施泰特(Christian Gottlieb Ferdinand Ritter von Hochstetter)在新西兰发现,并留下了最早的描绘图。
这位发现“蓝瘦香菇”的霍老师主业是地质学,因而他把这种未知小蘑菇的描绘图交给了奥地利菌物学家欧文·赖夏特(Erwin Reichardt)进行研究,后者在此基础上对霍氏粉褶菌进行了形态特征描述,起初放在丝膜菌属(Cortinarius)内以Cortinarius hochsetteri的学名于1866年进行了首次发表,种加词“hochsetteri”就是为了致敬最早的发现者霍老师。
在新西兰,当地土著毛利人的Tūhoe部落把霍氏粉褶菌叫做werewere kōkako,翻译成英文则是the kōkako’s wattle。新西兰国家储备银行在2015年10月发行了一套新的钞票,2016年开始正式广泛流通。这套钞票以自然为主题,每个面额的钞票背面都印刷了动物、植物、真菌或地衣,以及新西兰当地的自然风景,目的在于宣传和纪念新西兰本土的生物多样性、特有生物物种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霍氏粉褶菌全身呈现蓝色的奥秘在于其子实体含有甘菊蓝(azulene)衍生物色素,这类色素在其他一些蘑菇、植物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中也有发现。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比利亚斯-博阿斯博士(Silas Villas-Boas)的实验室对霍氏粉褶菌及其所含色素成分有一定研究,他们希望能人工栽培得到霍氏粉褶菌的子实体,大量提取其中的蓝色色素,加之在人工条件下栽培蘑菇可以摆脱季节限制和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替代在食品及化妆品产业中频繁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或植物提取色素。
目前关于霍氏粉褶菌的毒性与否并无详细研究报道,不过考虑到粉褶菌属内很多物种都有毒这一点,目前大家还是不要去尝试它为妙。即便将来能够栽培霍氏粉褶菌,大量提取出其中的色素进行应用,也必须得先验证其安全性后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