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法国大革命后,随着欧洲王室权威衰落,民众力量崛起,社会的主角从王公贵族变成了中产阶级市民。加上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态度和要求发生了转变,不再喜欢宣扬“理想主义”的历史画和宗教画,也不喜欢墨守成规的传统画法(着色深暗、笔法细腻,被印象派画家戏称为“用酱油汤画的”)。
1867年,巴黎国际博览会展出了许多日本版画,令欧洲画家耳目一新。这时,以描写当代人现实生活为宗旨,捕捉大自然里光、色变化的印象主义绘画便脱颖而出,在此后的半个世纪里,各种现代的绘画流派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迎来了蔚为壮观的现代艺术潮流。
印象主义画派的崛起早在19世纪初期已经有画家开始放弃“高、大、上”的传统绘画题材,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周围熟悉、鲜活的现实生活中来。其中,巴比松画家柯罗对阳光照耀下的树木草丛的色彩明暗观察得细致入微,法国画家布丹把天空里云彩的变化画得多姿多彩,大家都称他是“天空大师”。他们都特别热衷于户外写生,为了捕捉到变幻的光线,常常以极其迅速的速度作画。
这时,有一群莘莘学子,怀揣着当画家的梦想聚集到这些老前辈的周围,他们是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西斯莱和巴齐耶等人。布丹告诉他们:“当场完成的画最有力量!有一种不可能在画室中再创造的技巧与活力。”在老师的启发下,这些才华横溢的艺术青年或聚集在巴黎美术学生街的Bastignole咖啡馆里切磋讨论,或一起结伴外出写生,画遍了塞纳河两岸的风景,还远足到54公里外的枫丹白露。
雷诺阿后来回忆道:“这一段路要走上两天,只能在农户的牛棚中过夜。”这些艺术青年的作品各有个性,画也相当好,但就是无人问津。画卖不出去,他们生活得相当艰难。
这是为什么呢?其一,他们外出写生势必要赶时间,笔法比较粗枝大叶,不在乎细节描述,对于广大看惯了古典传统作品的人来说,这些画好像还没有完成似的。
其二,当时巴黎想当画家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像现在青年梦想当“明星”一样),官方搞了一个“艺术沙龙”,类似现在的职业资格考试,只有作品通过并且在沙龙展览,才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买家的追捧。而这些青年画家的作品却被官方沙龙屡屡拒之门外,也不能说这些评委都是“有眼无珠”,恐怕也有羡慕嫉妒恨的成分吧!
好在绘画与别的东西不同,挂出来让大家看看不就可以“自有公论”了吗?于是他们便自筹资金,从1874年开始到1886年的12年间举办了八次画展,参加展览会的画家大约近30人,在现代美术史上声名显赫的莫奈、雷诺阿、德加、毕沙罗、塞尚、梵高、高更和修拉等等都是从这里走出来的……(注:塞尚、梵高、高更和修拉等属于后印象派画家,以后专文讨论)
群星璀璨的印象派大师当这些青年画家打算自立门户时,他们力挺法国画家马奈来当领军人物。出生于巴黎的官僚家庭的马奈是个“富二代”,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不喜读书却爱好素描。父亲原来想把他培养成律师——当然这只能是一种奢望。
16岁时,马奈报名当了海军,随军舰远航巴西。旎丽的海上风光,鲜艳的天空色彩让他为之陶醉。回家后,他终于得到父亲的认同,到画家库退尔的门下学画六年。期间,他常常外出写生,还临摹了欧洲各大博物馆收藏的西班牙画家委拉维斯和戈雅的名画,练就一手好功夫。
但是,虽然与莫奈、德加等人常常在一起玩得很好,也喜欢到户外作画,但马奈并不能够算是印象派画家。因为一心希望能够得到官方沙龙承认,马奈并没有参加印象派自办的画展。他为了能够吸引评委的眼球,画了两幅离经叛道的作品《草地上的午餐》和《奥林匹亚》,想不到不仅没有人点赞,反而引来了舆论一片哗然,拿破仑三世看到图1也拂袖而去。
这样的结果让马奈大失所望,想自己的画也是参考了拉斐尔等古典名画创作的,为何观众不认同呢?答案很简单:把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子画在画的中央,谁都会觉得画面淫秽不堪入目。要知道,古典名画里的裸体女子不是天使就是神仙,观众欣赏画的时候可以做到心无旁骛。马奈画的是现代人——不是娼妓还能是谁?正因为当时的马奈已经臭名远扬了,所以大家力挺他做老大也没有错——毕竟,有名要比没有名好。
再者,马奈的画虽然主题不行,画技还是很过硬的。马奈也是不负众望,后来创作了许多优秀作品,凭实力在艺术史上留下了自己的位置。在他重病的时候,还创作了旷世杰作《牧女游乐园酒吧》,令人遗憾的是他过早去世,年仅51岁。
印象派画家中,人物画得最好的,要数法国画家雷诺阿,他是印象派画展的积极参与者,在世时便已经声名远扬,成为印象主义画家中最有知名度的大师。经历了多年贫困生活后,雷诺阿在19世纪70年代末期时来运转。他的作品主要表现巴黎人的悠闲生活:休闲,喝茶,跳舞。受到有钱人的青睐后,雷诺阿的作品便越来越好卖。
1882年,雷诺阿去意大利旅行,深感于意大利的美丽,他说:“大街上挤满了异教神和《圣经》中的人物,每一个哺乳的妇女都是拉斐尔笔下的圣母。”雷诺阿喜欢创作优美的主题,画中的人物都具有丰满、圆润的面孔和红彤彤的双颊。
有人批评雷诺阿的作品粉刷太平,称呼他是“幸福先生”。他觉得画家就是一种手艺人,应该把手艺弄好。19世纪90年代,雷诺阿因风湿性关节炎病,搬至法国南部生活,尽管行动不便,但他直到去世都没有停止画画。1919年,雷诺阿去世,享年78岁。
与雷诺阿一样,德加也是一位摄影达人。在德加的作品里可以看到“快照”的味道。
现在的艺术史常把德加算作印象主义画家,事实上他只是与莫奈、马奈等比较熟悉,常常一起在咖啡馆里争论不休而已。与印象派画不同,德加从来不在户外作画。他那些关于户外赛马比赛的作品,都是参照从摄影师处购买的照片而画的,并非当场所画的速写。芭蕾舞演员是德加最热衷描绘的题材,他不仅表现小演员在舞台上的风姿,也记录她们离开舞台后的活动:系鞋带、排练……
德加终身未婚,却热衷于把细皮白肉的小姑娘画得水灵灵的,有人说他是有点“恋童癖”。德加晚年患有严重的眼疾,但这并没有阻碍他对艺术的热爱,他改画水粉画和泥塑像来满足自己的创作欲望。德加于1917年去世,享年83岁。
与马奈名气相当的画家是莫奈,事实上他才是印象主义画派的精神领袖。首先,“印象派”名字也起源于他的作品《印象·日出》。在第一次印象派画展沙龙上,莫奈的一幅参展作品《印象·日出》横空出世,让观众看得目瞪口呆!
在这幅色彩斑斓的画作里,形象变得模糊,主题不见,只见一条条横七竖八的色块和条纹,这难道就是前卫的新艺术吗?舆论把莫奈的这幅画讥之为“印象”,孰知这说法却歪打正着、形象地道出了该画派的宗旨:捕捉和发现眼前所见到的事物,特别是自然界中那些稍纵即逝的奇妙景象,也就是莫奈说的,要画出光与色的“印象”。
其二,莫奈说过一些话,虽然言简意赅,但表达了印象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例如,“用眼睛作画”;“要画出用照相机拍不出来的画面”;“写生时,要忘记你眼前是什么东西,你看到的只是色彩,只是色彩之间的关系”等等。
其三,莫奈的绘画实践真切体现了他的科学态度:他不仅坚持户外写生直到作品完成。为了客观地记录大自然的光、色变化,他常常摆开阵势,同时架起好几块画板,根据光照的不同分别写生记录。
一次朋友来访,恰好他在准备作画,朋友问为什么还不动笔?莫奈答道:“时间还没有到。”朋友好生奇怪,难道作画也有开始的时间?事实上,莫奈的意思是光照还不够强,他在等太阳再升高一点。所以一些看起来平凡的主题,如“干草堆”都被他画上了25遍。
除了上面介绍的四位大师,还有毕沙罗,他是印象派画家里资格最老的,名气屈居莫奈之下,在西斯莱之上。毕沙罗对绘画的发展很有见地,修拉的点彩派、塞尚的立体主义和马蒂斯的野兽派都得到了他的指点,他不居功自傲,有长者之风。
巴齐耶和卡耶博特二人都是有钱的主儿,几次画展均有出资,按现在的说法,可以称为老板。但当年印象画派的圈子崇尚“技术至上”,所以,他们只能屁颠屁颠地跟在大师后面,巴齐耶在19世纪70年参加了志愿军在战斗中牺牲。另外还有两位女士,莫里索和卡萨特,他们共同组成了印象派的朋友圈。
值得一提的是,这群年轻人虽然才华横溢、各具个性,遇到问题也会磕磕碰碰,甚至争吵,但是他们之间更多的是真诚和友谊。雷诺阿年轻时,如果有机会蹭饭吃,总要在兜里先放一个面包——那是给莫奈留的。莫奈潦倒时,总是向马奈借钱——也从来没有打算还过。马奈去世后,莫奈拉了几位朋友出资两万法郎,买下马奈的代表作《奥林匹亚》,并捐给法国国家博物馆。这样令人动容的故事还有不少。
印象派画家提倡要走到户外,在阳光底下画画,所以艺术史上称呼他们为“外光派”。原来传统的绘画都是在室内完成的,由于光线比较柔和,绘画着色都采用“固有色”的方法:如红花绿叶,把花涂上红色,叶子敷了绿色便是了。但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正如马奈所说:“重新睁开眼睛,看看窗户外面吧!”“花是红的,草是绿的,天空是蓝的,云是白的。不!不!人类眼睛看到的应该是一片亮亮的色彩,由无数颜色丝丝缕缕混合起来的颜色。
”在阳光下,我们可以观察到色彩有许许多多层次的变化,难怪巴齐耶说:“我每天都发现越来越多美丽的东西。”
现在,我们都知道,太阳把电磁波发送到地球,能够通过地球大气层、被人的视觉感知的只是其中被称为可见光的部分,从390纳米的紫光到790纳米的红光。户外的物体受到了太阳光的照射,其表面会反射一部分波长的光,当这些光被观看者的眼睛接收到,会在视网膜上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通过视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加工处理从而产生色觉。这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生理和心理过程。
所以,任何环节发生一丁点变化,都会引起观察者色觉的变化。例如,太阳的位置移动、光照的强度变化、周围环境的反光和干涉……甚至观者情绪的兴奋或失落都有影响!这些现象现在已经成为一种常识,但在刚刚被印象派画表现出来的时候,则令人觉得新奇。
图2是雷诺阿的早期作品《阳光下的裸女》,美女的身体上呈现出一些光亮和色斑,显然是阳光透过茂密的树叶而造成的,体现了印象派画家的观察入微。这引起了当时许多著名评论家拍砖:法国Le Fibaro报的记者Albert Wolf说:“我们必须告诉雷诺阿先生——女人的身体不会像完全腐烂的尸体一样呈现出青一块紫一块的斑点。”还有人讽刺说:“这位模特儿身体上长天花了吧!”
印象派绘画不仅能够真实细微地记录阳光下物体的光、色彩的瞬间变化,还能够在平面的画布上营造出层次丰富的空间感,以及花儿在微风中摇曳、水波在湖面上涟漪的运动感,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印象派画有立体感?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画家们能在二维平面上把三维空间里的方方面面,表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们依赖的法宝主要是几何透视法(近的物体大,远的物体小。两条平行线看起来会互相靠近,最后汇聚于一点)。这种方法靠的是单眼视觉,这在视觉神经科学上称作“一眼线索”。那么,印象派画家又用什么方法来营造三维的空间感呢?答案是“双眼视差”。
人在观察近处物体的时候,两只眼睛会产生视差,即在两个视网膜上产生了一对稍有差别的像,大脑便会把它们融合起来,生成三维立体的图像,还能确定物体离观者的距离。这个奇妙的现象是在19世纪中叶由物理学家查尔斯·惠特斯通爵士(Sir Charles Wheatstone)率先发现,后来由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匈牙利裔美籍科学家Bala Julesz(贝拉·朱尔兹)用实验(随机点立体图)证实。
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的视皮层里确实存在着一些专门探测左右视网膜像差的细胞。为了让读者对双眼视差有点感性认识,我们不妨做个实验:图9是两瓶菊花的照片,它们非常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读者只要适当调节双眼的距离,让双眼好像要透过它们看向远方,直到似乎看到了三瓶菊花(其实,左边的两瓶菊花是左眼看到的;右边的两瓶菊花是右眼看到的,中间的那瓶菊花则是左右两眼看到的稍有不同的菊花在脑中融合以后产生的像)。
大多数读者经过练习可以看到这瓶虽然模糊、但立体感很强的菊花图像。事实上,我们观看三维立体电影,用的也是同样的原理:用两架摄像机在相距几厘米的地方同时拍摄,然后把它们同时放映,观者带上立体眼镜(通常是不同的偏振片),让左右二只眼分别看到了不同的图像,于是大脑把这两幅具有“双眼视差”的图像融合起来,立体感也因此产生了。
发现“双眼视差”的神经科学家Julesz有位学生名叫Christopher Tyler(泰勒),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视觉现象,那就是由重复图案元素产生的“自适立体图”。图10是一种做室内装饰的墙纸,倘若我们盯着它看一会儿,就会觉得眼花缭乱,墙纸上的飞鸟都动了起来,组成了一群三维立体的鸟群。
让我们取墙纸的第一行紫色飞鸟来分析,请注意这个图案的特点:一是视觉元素(指小鸟)排成一条水平线(视觉对水平的感觉比垂直的敏感得多)。二是这些视觉元素(小鸟)都是重复出现的。
当观者的双眼在注视这一行飞鸟时,左右眼睛的视网膜上就会各留下4只鸟的像。由于4只紫色的小鸟一模一样,这让大脑的视皮层有点发懵,它不清楚究竟应该把左右视网膜上的哪两只鸟来配对(因为对大脑来说,从二维图像中抽提深度信息是一件难事)。
据Christopher Tyler研究说:大脑会“乱点鸳鸯谱”,把它们随机配对。由于错误的融合,大脑“看到”的鸟,除了原来的位置之外,又在它的前前后后增加了11个可能出现的位置,这样看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影影绰绰的群鸟。事实上,处于一条水平线的若干个相同的视觉元素构成的图案,会让视觉产生这种隐隐约约的三维立体感,这种效果被称为自适立体图(autosteregram)。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欣赏莫奈的画《透过树丛的春色》。画上大批的树叶,朝着一个方向,形状大同小异,组成了相似的视觉元素(称为半重复图案)。它们在观者双眼视网膜上的像,经大脑融合会便会产生朦朦胧胧,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莫奈常说,他要画出空气和大气的感觉,他的画也确实能够给观者这样的神奇感,其秘诀恐怕就在于此。
图13是雷诺阿的作品《拿花的女孩》,画上彩色的斑斑点点,自然会被观赏者错误搭配,导致产生一种很强的立体感,许多小东西如花瓣、昆虫和花粉好像浮在画面上一般。
为什么印象派画有运动感?在印象派大师的名画里,观赏者常常可以感觉到水面上波光粼粼,花草在风中摇曳,这种静中有动之感是怎样产生的呢?事实上,这是由画家的技法与视觉生理的机理联袂形成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小实验:取一张白纸,画几个圆圈,再用墨水把圆涂黑。由于黑白分明、反差强烈,观者很容易确定它们的位置。若把几个小圆涂上深红色,白纸的其它部位涂上浅绿色,几个红圆的位置便不太清晰了,只能做到依稀可辨。倘若进一步调节颜色的亮度:让圆的红色变浅,底的绿色加浓,当二者的亮度差不多,即达到色彩平衡时,几个圆的位置就变得难以辨认了。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人的视觉系统有点像立体声音响,通过两条平行通道来传递视觉信息的:一条是小细胞系统,主要把色彩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视皮层的V4区等;另一条是大细胞系统,主要把空间位置、形状、运动等信息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视觉皮层的V2区和中颞叶(MT)等。大脑把两方面的信息有机融合起来,便产生了完整的视知觉。如果前一条视觉通道出了故障,人就成了色盲。
如果后者出了问题,问题更糟糕——看出去的世界都是静止的,连过马路都会有困难。
图14所示的照片(左)花花草草色彩斑斓,激发了小细胞的兴奋,所以我们能够感知图案的色彩;但是负责运动和体视的大细胞对颜色不敏感,亮度相等的两种颜色对它来说就是均匀一片,所以我们难以判断花草的位置、形状,并觉得图像有些飘忽不定。
图15是莫奈的名画《野罂粟花》,画的是一个夏天的上午(罂粟花夏天盛开),阳光明媚,绿地成茵,几位女士款款走来,一派惬意的田园风光。由于女士们戴着白色带彩色条子的帽子,与周围的色彩产生强烈反差,所以观者能一眼看清楚她们的位置(大细胞作用)。但在画面左侧,弥望的是绿色和嫩绿色的叶子,密密地点缀着嫣红的罂粟花,有袅娜地开着的,也有含苞欲放的。
由于绿叶、红花的色彩亮度处于平衡状态,故大细胞不作为,所以花朵的位置显得模糊不清。倘若观者定神端详一会儿,还会觉得好像有一阵微风吹过,花朵有了一丝颤动。这是观者的眼球在不断运动,视网膜上的映像不断移动产生的效果。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有关印象派绘画的方方面面,其中关于印象派绘画在科学方面的观点,参考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argaret Livingstone和她的老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David Hubel的研究,也参考了一些其他著作。
虽然用自然科学的观点来探索艺术问题在国外已经蔚然成风,但须指出,这种研究不能够替代从艺术角度对绘画的研究,这种研究的正确性也需要更多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