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热带雨林生活的必备自我修养

作者: 博物

来源: 博物课堂

发布日期: 2017-05-12

本文介绍了热带雨林中动物们的生存策略,特别是绿孔雀的濒危现状、兰花螳螂的伪装技巧以及蚁蛛的拟态能力。通过这些例子,展示了热带雨林动物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智慧。

前段时间有则新闻报道,说是在云南,原本就濒危的绿孔雀很可能因为修水电站的原因,而走向灭亡。这消息一时间传得沸沸扬扬的,大家这才知道,原来孔雀还有蓝绿之分。而濒危的绿孔雀,正是我国的本土品种,大多生活在云南。其中物种繁多的西双版纳,就是它们的栖息地之一。

在版纳热带雨林里,除了稀有物种绿孔雀,还有很多其它的神奇动物。不过毕竟热带雨林环境复杂,动物们为了存活下去,也是拼尽了全力,各显神通,斗智斗勇。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些热带雨林里的“机智少年”。

热带雨林那么大,能打能跑不见得能占上风,倒是会乔装打扮很有用。比如下面这位:猜猜这是啥?有花瓣有花蕊,这不是一朵粉粉嫩的小兰花吗?No, 你再仔细看看,左边尖尖的小三角,暴露了它的真身:这其实是一只兰花螳螂!三角形的头部是螳螂的标志,而那些花瓣和花蕊,其实是螳螂的足和腹:平展的“花瓣”是拓宽的“小腿”——胫节,“花蕊”是“脚尖”——跗节,中间那片翘起来的“花瓣”其实是它的腹部。

兰花螳螂的日常,就是假装自己是朵花,然后每天找片绿叶儿杵着,半天也不动一下,坐等其他小昆虫经过自己身边的时候,不等它们反应过来,就挥起大镰刀一样的前足,把它们掐死吃掉。长成这样,小虫们真是防不胜防啊。

比起兰花螳螂这种“守株待兔”的策略,有一种混进蚁穴的蜘蛛,更是技高一筹:蚁蛛,顾名思义,就是一种拟态成蚂蚁的蜘蛛。

这种蚁蛛不仅长得像蚂蚁,两只大颚(用来吃东西的器官)也学得有模有样,甚至连气味也能模仿蚂蚁。要知道,在蚁穴里,特殊气味是蚂蚁之间独特的交流方式,要是没有掌握这套语言,被蚁群发现就是一顿痛殴。蚁蛛的整套伪装术让蚂蚁都误以为这蚁蛛是自己巢里的兄弟,所以它们可以自由出入蚂蚁巢,并且时不时拖走几只蚂蚁,饱餐一顿。估计蚂蚁们做梦也想不到,蚁群中竟然出了“叛徒”。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里斗智斗勇的戏码,可不止这两出。如果你还想知道,热带雨林动物的更多精彩生活,以及动物们为什么个个身怀绝技,就来博物课堂,听一听刘光裕老师分享他的所见所闻,讲述版纳热带雨林的奥秘所在吧。

本期主讲人刘光裕,云南大学生态学专业本科,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环境教育专业硕士。负责版纳植物园的宣传工作,从事网络科普创作。热爱自然,喜欢植物、昆虫和蜘蛛,爱好生态摄影。

讲座标题:雨林的奥秘,讲座时间:2017年5月14日19:30,讲座地点:博物课堂直播间,收听方式:识别二维码关注博物课堂公众号,发送“讲座”,系统自动回复直播间链接。要是光听不过瘾的话,那这个暑假,就跟着博物,跟着版纳植物园的老师一起去感受植物的魅力吧!

UUID: d818a3bc-404f-4d80-8014-bcc78ef4557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5-12_论热带雨林生活的必备自我修养.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