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海棠的诗句层出不穷,各种不同的花木也被冠以“海棠”之名,为人们所栽培选育。当然,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海棠”之间的巨大差异,明王象晋《群芳谱》中就有提到“海棠四品”,即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其实,“海棠”远比这四品复杂得多,不过不用着急,待我们一一道来。
西府海棠(Malus × micromalus)属蔷薇科苹果属,因传产于晋朝西府(现在安徽和县一带)而得名。
在有些地方,西府海棠也称为海红,是华中华北最常见的“海棠”。四月是西府海棠的盛花期,花瓣为白色到淡粉色,单瓣或重瓣,四到七朵一簇挂在枝顶,开花时如粉嫩云霞一般:“初如胭脂点点然,及开则渐成缬晕明霞,落则有若宿妆淡粉”。西府海棠花期约半月,待到花谢飘零,春日已经所剩无多,因此才有“艳妆一出更无春”之感。
不过花谢后也不用悲伤,待到九月秋高气爽之时,西府海棠的鲜红的果实就会像小灯笼一般缀于枝头。摘下细看,就好似小小的苹果(西府海棠的种加词“micromalus”就是“小苹果”的意思),俗称“海棠果”。海棠果酸甜可口,可以鲜食,也可加工——北京蜜饯中的“海棠”就是它了。
与西府海棠极为相近的还有一种,名为海棠花(M. spectabilis)。海棠花和西府海棠花果期和外形极为相似,它们的不同之处就是,海棠花的果实成熟后为黄色,而西府海棠果实为红色。
垂丝海棠(M. halliana)与西府海棠一样,同属苹果属。二者的花期接近,花色类似,粗粗看去很难加以区分。不过,垂丝海棠的花柄和萼片为紫色,而且花梗较长,花初开向上,及开则下垂,颇有慵懒之意。垂丝海棠怕旱而耐湿,在南方较为多见,一般多栽种在水边配景。烟花三月间漫步湖畔水岸,垂丝海棠花如胭脂而稍带粉白,团簇枝头,迎风轻荡,色韵皆美,构成一幅别致的江南春景。
虽说也被称作“海棠”,但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osa)和上面提到的两位却是“同家不同门”——她属于蔷薇科木瓜属。由于花柄甚短以至于贴近枝条,故有此名。贴梗海棠原产我国中部,特别是四川一带,陆游“千点猩红蜀海棠,谁怜雨里作啼妆”指的就是她了。贴梗海棠的开花时间比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略晚,且花期较长,一般开放于三到五月间。
不同于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贴梗海棠给人的第一感觉是那一树耀目的猩红,如红宝石般镶嵌在点点绿光之中。当然人们也选育出了一些其他颜色的贴梗海棠来装点我们的生活,例如白色、绿色等。
贴梗海棠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春可赏花,秋可观果。贴梗海棠的果实就称为“木瓜”,呈长椭圆形,9月至10月成熟,成熟后的木瓜具有非常浓郁的芳香,古代以宣州出产最为有名,因此又称作“宣木瓜”。
贴梗海棠还有一个外形极像的姐妹,原产于日本的倭海棠(C. japonica)。与贴梗海棠一样,倭海棠的花也是猩红无柄,聚生于枝上。只是倭海棠的叶稍薄,茎干多丛生,且老枝上有很多瘤状突起,以此可以与叶较厚,老枝光滑的贴梗海棠加以区分。
木瓜海棠(C. cathayensis)中的“木瓜”与和市场上那些皮黄多籽、号称能“丰胸美容”的“木瓜”没有什么关系,后者其实是产自热带的一种植物,番木瓜科的番木瓜(Carica papaya)。木瓜海棠是贴梗海棠的近亲,同属蔷薇科木瓜属。她们的花期和贴梗海棠类似,花具有粗而短的花梗,较厚的花瓣,花色粉红至粉白。因花色烂漫,树形好且病虫害少,也是庭园绿化的良好树种。
木瓜海棠在花后也会接出长圆状的果实,和贴梗海棠果实一样具有芳香。
除了上面的几类花大美丽,历来为文人墨客所歌颂的“海棠”外,还有几种植物也被冠以“海棠”之名,比如大戟科的铁海棠(也叫虎刺梅 Euphorbia milii)、卫矛科的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 hypoglaucum)、藤黄科的黄海棠(Hypericum ascyron)等等。这些植物被冠以“海棠”之名,可能也是由于它们美丽鲜艳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