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通宝是对的,但是读成开通元宝也不算错,看你喜欢怎么读。《唐会要》第89卷,泉货条记载,武德四年七月十日,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以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其钱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篆隶三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迴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元通宝钱。
开元通宝在唐朝时就两种读法都有。所以《唐会要》说“其詞先上後下。次左後右。讀之自上及左。迴環讀之。其義亦通”。就是说,原意应该是“开元通宝”(顺读),但是读成“开通元宝”(旋读)意思也不差。这里的左右是指铸钱所用的钱范的左右。中唐以后,顺读就占了上风了。
开元通宝和乾隆通宝不一样,后者是年号钱,前者不是。开元通宝首铸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开元元年是公元713年。差了90多年。唐代铸的钱,叫什么名字的都有,并非都是“通宝”,比如,唐肃宗铸“乾元重宝”,这是典型的顺读,是年号钱;唐代宗铸“大历元宝”,这又是典型的旋读;以及唐懿宗铸的“咸通玄宝”,可不要念成“咸玄通宝”啊。
开元通宝虽然本身不是年号钱,但是这个命名的方式影响了后代的年号钱,从宋代开始,基本上年号钱大多叫做“某某通宝”了,一直到清代的“宣统通宝”。而且宋代以后的年号钱都是遵从这种先读上下,再读左右的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