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清华大学结构生物学高精尖创新中心主办的2017国际结构生物学大会在清华大学落幕,来自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和中国的22位科学家做了大会报告。此次大会共有来自各个国家的500多人参加。会议的主题为“生物大分子:结构、催化和调控”,分成膜蛋白和分子机器、表观遗传学、基因表达与调控、剪接体组装和动态变化、冷冻电镜和核磁共振技术新进展等五个专题进行。
诺奖得主、斯坦福大学教授Brian Kobilka介绍了对G蛋白偶联受体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的各种动态结构变化的研究。另一位诺奖得主、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Kurt Wüthrich回顾了核磁共振技术从解析简单氨基酸构象到目前用来研究高度动态的蛋白质暂态过程的历程,展示了核磁共振技术在结构生物学中的独特生命力。
清华大学教授施一公和英国剑桥大学MRC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教授Kiyoshi Nagai分别介绍了利用冷冻电镜技术对剪接体的研究。清华大学教授颜宁报告了关于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的冷冻电镜成果。哈佛大学教授吴皓报告了通过冷冻电镜技术的方法解析的RAG1-RAG2抗体重排蛋白复合体的结构。这些都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基础前沿研究,相关突破充分体现了冷冻电镜技术在当代结构生物学研究中的强大生命力。
本次会议的一个特色是结构与功能研究并重。与会演讲者中洛克菲勒大学教授Robert Roeder,哈佛大学教授施扬,首尔大学教授Narry Kim和东京大学教授Mikiko Siomi均为国际知名的功能研究大家。他们的精彩报告充满了发现故事,前沿而有趣,突出了生物大分子功能和结构研究在分子层面的统一。
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教授Dinshaw Patel表示,会议围绕结构生物学的不同议题为多种前沿的技术和多样化的研究提供了平台。他同时指出,这次会议是中国科学的一次庆典。在过去几十年,我已经看到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结构生物学的发展。在会议的闭幕仪式上,Dinshaw Patel说。
他盛赞了中国科学在过去几十年的爆发式的发展,高质量的生命科学研究平台已经在中国建立,颜宁、王宏伟、王艳丽等中国科学家的精彩报告已经反映了这一进步。Patel同时称赞施一公回国对推动中国生命科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无论是引入终身教职的评审体系,还是聘用大量年轻一代的科学家。毫无疑问,一公回到清华是中国生命科学的重要转折点。他充满激情与远见,使得中国科学家相信自己能够挑战最高水平的研究。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深研究员杨薇曾多次参加在清华大学举办的国际结构生物学大会。她指出,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国内科学的发展,国内科学家报告的内容越来越前沿,水平也越来越高。Kiyoshi Nagai则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国际结构生物学大会,前几次他也受到了邀请,但没办法参加。我真的很享受这次会议。会议非常有意思,水平也高,中国学生真的令人吃惊,他们渴望学习,不惧提问,我很喜欢。Nagai提到。
Narry Kim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会议的质量很高,学生们的热情很高,提出不少好问题,这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参加这样的会,我觉得很愉快。有趣的是,此次报告人中有五位科学家已步入古稀之年,并活跃在科研的一线。
其中,Kurt Wüthrich已经79岁,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施蕴渝、Dinshaw Patel和洛克菲勒大学教授Robert Roeder将在今年先后迎来他们75岁的生日,Peter Wright刚好70岁。科学家现在退居二线的年龄要比以前推迟至少10年。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饶子和说。
他介绍,以Dinshaw Patel为例,2009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当时已经67岁,最近几年不断有前沿的成果发表,而且很多都发在CNS。会议最后,Dinshaw Patel鼓励在场的年轻学生投身于科学,勇敢、无畏地追随你的兴趣,为你们国家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