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你就陷入了焦虑。最初的焦虑对象,来自健康方向。随着孩子一点点长大,你的焦虑也跟着变大了。
你担心孩子无法按照自己绘制的蓝图成长;担心自己为他绘制的蓝图,虽然一时看起来美好,却会渐渐落伍;担心他被钢筋水泥的森林困住,无法看到最好、最美的那部分世界;担心他走不出自己的臂弯,又担心他走得太快、太远,并且一去不复返;担心他无法跟上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担心这,担心那……与之相对应的是,你希望把最好的东西带给他,作为礼物。不过,在这一刻,你或许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东西。你的焦虑,是每个人的焦虑。
但这焦虑并非不可解决。在我看来,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带ta去看世界。即便无法把孩子带到世界的面前,也要把世界带到孩子的面前。也许你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件事——现在,果壳网和罗辑思维合作,在得到开设了一个专栏“给孩子的博物学”,这个专栏或许会帮到你。每个人都是幼稚的科学家。每个人都会从孩子身上看到一些原先意识不到的东西。
和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聊天的时候,她提到过在女儿身上观察到的事:碰到什么新发现之后,似乎总会设法为之提供一种解释,即便这解释与真实情况没有任何关联。这就对了。它其实是人类的一种本能。每一个人都是朴素的科学家。美国格式塔心理学家弗里茨·海德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幼稚的科学家”(naïve scientist)。任何事情一沾上“幼稚”二字,就会显得过于简单,无论怎么看,都是不好的。
当然,想躲也躲不开,“幼稚的科学家”是个人类无法摆脱的阶段。无论是谁,都必然经历过认知资源严重不足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世界对我们来说充满了黑洞——字面意义的黑洞,里面黑魆魆的,怎么看都看不透。这时候,我们就只能依靠自己的想象,依靠从既有的经验中延伸出来的那些微不足道的东西,来尝试填平黑洞,继续前行。有时候,前行的方向是对的,有时候是错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就这样去理解周围的世界。
尽管没有接受过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训练,他们一样可以形成一套完整的对世界的认识。这样的认识,在某些地方并没有什么偏差,而在另外一些地方则错得离谱。没什么偏差的东西,不会给我们造成问题;造成问题的,全都是错得离谱的部分。有了问题,就要解决。打开双眼,打破幼稚态。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开眼看世界”。这五个字是范文澜对林则徐的评价,放在这里也一样的合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大清王朝也是如此。
曾经的强大国力让它陷入了一种幻觉,认为构成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必定按照自己设计的那套方式来运行。等到它发现,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的时候,“开眼看世界”这件事,是在它还没有被世界甩得太远的时候发生的。但它没能抓住这个机会。它还在迷恋自己旧日的光辉,觉得这是世界的错,世界终将回到正确的方式中来。机会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开眼看世界,越早越好。然而,开眼看世界,能看到些什么,也是个问题。
东乡平八郎开眼看镇远号,看到的是炮管上晾晒的衣服,以及由此表现出来的大清海军的军纪和维护水平;方鸿渐出洋留学开眼,回到家乡演讲,只能说说梅毒和鸦片的段子……说到底,每个人的认识水平有差距,对认识方法的掌握有深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不同。总括下来一句话,在研究力上,存在高下之分。研究力标注了一个人梳理信息和探索未知内容的能力。研究力是一把钥匙。
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麦克·艾森伯格(Mike Eisenberg)和记者、教育家鲍勃·伯科维茨(Bob Berkowitz)曾经设计过一套研究模型,叫“大6模型”(BIG6)。借助这套模型,我们可以发现研究力的几个重要指标:首先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其次是信息整合能力,再次是总括结论的能力,最后是验证的能力。这些能力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当我们谈及研究的时候,说的往往是学术领域的事情,但研究力所影响的却并不仅限于学术领域。我们总爱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大到审议政府工作报道,判断金融市场的风向,小到吃一口好菜,喝一盏好茶,这些对有些人来说举重若轻的事情,其实也无不是他们在过往的人生中,一点一点锱铢积累起来的。研究能力的磨砺,为积累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研究力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它不是任何一种有形的美好事物,但却是在他成长道路上获得一切美好事物的钥匙。这个专栏会提供什么。在这个专栏里,我会给你的孩子用260个故事构筑起一套研究力启蒙课程。这些故事依托果壳网的编辑团队和内容优势而来,其中绝大部分是关于博物学的,也有一些延伸到了科学技术史。这是一场带孩子看遍全世界的旅程。但不只是玩儿,这套课程将会很好地解释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是如何一点点认清楚世界的真面目的。
这个认知过程,以及在认知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研究方法,对每个人都是有效的。更重要的是,它把这个世界最有趣的一面拆开来给人看,这是对每一个孩子的引导和鼓励,让他们乐于主动探索世界的复杂性。为什么了解博物学会提升一个人的研究力?无他。博物学恰好站在人类知识积累的一个拐点上。往前,是千万年依靠时间和经验积累起来的对世界的朴素认知;往后,则是被技术手段带动的信息波澜,大河奔流,不再回头。
作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枢纽,博物学实际上是人类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快速寻求突破,快速转型的一个过程。仔细观察这个过程,我们看到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聪明的头脑,在最有趣的事情上释放。我这样说,你会觉得宏大,但这套课程却是为孩子们设计的。它适合小学阶段的孩子。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接触和掌握信息固然重要,利用这些信息和其他人互动也不可或缺。
所以,在几乎每一个故事的最后,我都设计了与故事内容有关的互动要求,让你和你的孩子,每天都有一起做一点事情的机会。在当代的生活节奏下,这样的一点机会,都已经显得弥足珍贵了。当然,如果你是一个成年人,或许也能从这些故事中得到许多启发。当然,你也可以把这组课程当作礼物,送给有孩子的亲戚或者朋友。这样一份别致的早教礼物,大概没什么人会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