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春天到了,吃货们的关注点始终聚焦野菜“能好怎”?日历娘将用四期的专栏,讲讲春天里的野菜八卦。有别于上一期有着显赫家族背景的荠菜和蒲公英,这次要说到的两类野菜,背景就不那么“硬”了:族亲们基本都是些花无艳色、茎非高直的低调分子,更鲜有著名的蔬菜。虽然乍一看其貌不扬,但是并不妨碍这两位野菜凭借自身的价值脱颖而出,成为人们认识最早、最熟悉的一批植物,从而立身为家族中的名士。
相应地,它们二者背后的家族:苋科和藜科,也就分别以它们命名。它们,就是苋菜和灰菜。
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苋科(Amaranthaceae)苋属(Amaranthus),茎叶作为蔬菜食用。反枝苋是广义上的苋菜的一种,在我国北方分布广泛,狭义上的苋菜指的是菜市场那种泛红的蔬菜。《说文•艹部》:“苋,苋菜也。”《南史•蔡撙传》:“斋前自种白苋紫茄,以为常饵。
”苋菜由于适口性好而食用普遍。作为北方人的我就格外喜欢将野苋菜的嫩芽摘下来后,焯过切段,再拌上浓浓的蒜汁。而从南朝蔡撙公“不饮郡井”、“自种白苋紫茄”以示自清的行为来看,我国人民早就认识到了苋菜的食用价值并能将其作为普通菜蔬广泛栽种。
然而仔细说起来,以上的“苋菜”概念其实有些混乱。
狭义的苋菜即苋(Amaranthus tricolor),指的是菜市场中常见的泛红的蔬菜,主要栽培用于蔬食,或做观赏花草。《南史》中提到的应该也是这一种。而现在植物学中的白苋(A. albus)指的是分布在北方,叶小不堪食用的种类。
广义的苋菜,则还包括了苋属小家庭中的不少野生兄弟,比如北方广布的反枝苋(A. retroflexus)、皱果苋(A. viridis)、繁穗苋(A. cruentus)等,而南方常见的刺苋(A. spinosus)不仅嫩苗可食,成熟后的茎秆还是很有意思的卤菜原料。
藜(Chenopodium album),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属(Chenopodium),幼苗可作蔬菜用。
藜(Chenopodium album),对于这种野菜,大多数人可能毫无头绪,那换个说法,“灰菜”呢?《说文》:“藜,艹也。”段玉裁注:“藜初生可食。”《礼•月令》:“(孟春)行秋令,则其民大疫,飚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见到“藜”这个字,恐怕绝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完全摸不到头绪,然而一说“灰菜”,相当一部分迷惑的同学会豁然开朗。
藜非常适应贫瘠的土地,早在《礼记》的时代,藜就和蓬、蒿之类的强力杂草一同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中。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可以轻松地在墙角、道旁、房前、屋后找到它那灰扑扑有时还会泛红的菱形叶子。
这强大的生命力正是遗传自背后的家族——藜科植物100~130余个属的1300~1500余个种,虽然只比苋科多点儿,在一般的植被中也踪迹寥寥,但因为对盐土、荒漠和半荒漠有着出奇的适应能力,剑走偏锋,往往能成为贫瘠土地中地位显赫的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