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拿开!世上怎么有这么丑的动物!等等……你说它很好吃?每次发美食的时候,都有人问链接呢??不多说了,扫码有惊喜——中国人总喜欢名字里带着吉祥如意的事物,今天的主角儿,堪称食物界的“吉祥担当”,它就是传说中的鮟鱇鱼。我们对鮟鱇鱼大致的印象是:头顶一根自带发光的长长“钓竿”,静静匍匐在幽暗海底,张着狰狞大嘴静候猎物上门。
满脸的深海鱼的气质,仗着黑灯瞎火谁也瞧不见谁,长得极其的肆意放纵,面部分辨率奇低,各种器官闹着玩儿似的糊在一起......相比于浮夸的外形,鮟鱇中一些成员的“私生活”更让人匪夷所思。鮟鱇家族中有一类称之为“角鮟鱇”。
雌角鮟鱇体型比雄性大几十倍,雄角鮟鱇一生的目标就是寻觅到自己的另一大半,一旦发现,就扑上去一口咬住不撒嘴,并释放生物酶使自己与雌鱼紧紧相连,最终两者“融为一体”,雄鱼“消化掉”自己的大部分器官,只剩下精巢随时供雌鱼使用,俨然成为了 一只专职的外挂丁丁。要不是因为角鮟鱇长得放纵,这奇葩的习性早就演绎成了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了吧。鮟鱇鱼又俗称蛤蟆鱼、琵琶鱼或海蛤蟆,英文俗名goosefish。
我们最常食用的鮟鱇鱼大致包括两种:黄鮟鱇(L.litulon)和黑鮟鱇(L.lsetigerus),前者广泛分布于黄海、渤海及东海北部沿岸,著名产地比如舟山群岛,而后者多见于东海和南海。这种形象的鱼类还能时常登上我们餐桌,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它真的很好吃。一向对食材挑剔的霓虹金对鮟鱇鱼青睐有加,“关西河鲀,关东鮟鱇”的说法在日本由来已久,它一度是江户时代水户藩进贡给武家的高级食材。
鮟鱇鱼肉富含胶质,肌肉纤维弹性十足,并且可食用部位很多,日本人称它们为“食べられない所がない”即没有什么部位是不能吃的。冬季和早春的鮟鱇鱼最为肥美,渔获量也较多,此时便是品尝鮟鱇鱼的最佳时令。鮟鱇鱼的肝脏(Ankimo)独立完整,并且占鱼体比例很大,有着“深海鹅肝”美誉。
鮟肝的美是淡雅而非浓烈的,它腥味很轻,口感比较像肥鹅肝没有完全煮透的状态,相比之下更绵软细嫩,少了鹅肝的那种咄咄逼人的肥腻感,味道更加清新。除了适合做锅物的富含胶原的鱼身,鮟鱇鱼的大块尾肉口感也很出众,几乎没有腥味,纤维弹性十足,肉质紧密堪比牛蛙或是龙虾,剥去鱼皮后的整块鱼肉也十分容易处理和烹饪,因此在有些地方鮟鱇鱼尾也被称为“海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