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家人正常吃饭的声音,恨不得大打出手?同事轻声敲击键盘,你却起了一身鸡皮疙瘩?室友爱抖腿,让你感觉百爪挠心?如果有这些症状并感觉深受折磨,那么,你可能是传说中的“恐声症”(misophonia)患者。虽然这种对日常声音的过度敏感给不少人带来了切实的痛苦,但恐声症本身到底算不算一种疾病,目前在临床上还没有明确的结论。
好消息是,这个目前还没有正式“名分”的异常症状,最近也终于获得了神经科学家们的垂青:一篇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杂志的论文找到了与恐声症表现相关的脑区,也许能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种恼人的状况。
在这项研究当中,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科研团队共招募了20名自认受恐声症困扰的“患者”和22名正常被试,一边让他们听几组不同的声音,一边利用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扫描他们的大脑活动。研究中共使用了三组声音刺激。
其一是“触发声音”,就是会引发恐声症患者强烈反应的日常声响,比如正常的咀嚼声和呼吸声;其二是所有人听了都会感到不快的声音,如婴儿的哭声和人的尖叫声;其三是作为对照的中性声音,如雨声。
结果发现,与正常被试相比,恐声症患者在听到触发声音时,大脑中的“前脑岛皮层”(anterior insular cortex)的活动变强了,同时伴随着皮肤电信号的增强和心率的升高,而其他两类声音则不会导致这样的差别。前脑岛皮层的活动强度与恐声症患者对触发声音的评分存在显著的相关:患者越是感觉某一个声音刺激能够引发恐声症反应,前脑岛皮层就越是活跃。
不过,到底是因为患者对声音刺激的意义评定出了问题,导致了恐声症的发作,还是因为恐声症的存在,才使得原本普通的声音摇身一变成为了“触发声音”?基于现有的结果,研究者还无法得出明确的答案。要想探明这当中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在过去,由于缺乏对恐声症的认识,许多患者会因害怕遭受别人的白眼而拒绝向医生寻求帮助;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临床医生甚至不知道恐声症的存在。
结合问卷评分、生理指标检查和fMRI多种手段,此次的研究可以说对地位模糊的恐声症做了一番大起底,也为寻找恐声症诊断标准及治疗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