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89岁的詹姆斯·沃森为什么来中国?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一个世界一流的研究院,这样的目标能够实现吗?是海市蜃楼,还是经过努力以后有更好的办法可能做到?它对于中国的意义何在?很多问题的答案,需要假以时日才能揭晓。
3月30日,89岁的詹姆斯·沃森就要来清华大学校园,开始为期10天中国行的第一场公开活动。这一次,人们将有机会亲眼见到这位传奇的科学家。沃森此行,不是来中国旅行,也不是去看他与季茂业博士2007年在苏州工业园建立的冷泉港亚洲,而是要筹备一个更大的计划。
说起沃森,人们可能最先想起他25岁就与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共同提出DNA双螺旋结构,34岁便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比杨振宁先生获得诺奖时年龄还小一岁。实际上,沃森对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他一手将美国纽约长岛一所濒临破产的小实验室——冷泉港实验室,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分子生物学中心,让全球许多分子生物家如同“候鸟”一样,每年迁徙来此学习交流。
20世纪末,沃森又领导了人类基因组计划(HGP),该计划的成功实施,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推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基因组学时代。
2016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为耗资8亿英镑、以DNA双螺旋结构另一发现者——克里克命名的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揭幕。如今,高龄的沃森访问中国,即将带来一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研究院。
《知识分子》了解到,沃森有意推动一个类似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的机构,即沃森生命科学中心,在中国深圳落地。该中心由中国科学家主导,进而推动亚太生命科学的发展。另一个目标是筹备“沃森研究院”,它将是沃森生命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癌症、免疫学、神经科学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
沃森研究院的筹建与一位在生物学领域颇有声望的科学家有关,他就是南方科技大学讲座教授傅新元。他在3月19日参加“博鳌生物医学论坛”时向《知识分子》表示,通过在冷泉港实验室工作过的季茂业博士,与沃森建立联系后,开始策划沃森中国行及筹建沃森研究院事宜。
在中国筹建沃森研究院,并非傅新元的首次创业。18年前,他曾参与创立清华大学基因组研究所。当时人类基因组计划临近尾声,科学家们迫不及待地迎接一个崭新的时代来临——基因组学时代。在那个群雄逐鹿、人才辈出的时代,谁都知道破解人类基因组的奥秘意味着什么,在2000年前后,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相继宣告成立。
2000年10月24日,即人类基因组计划宣布完成数月后,清华大学成立基因组研究所,十多位来自耶鲁大学、哈佛大学、杜克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华人学者加盟,傅新元出任该所的首任所长。
当时,清华基因组所蓝图的设计者们设想,将其建成一个像索尔克(Salk)研究所、巴斯德研究所那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在研究所成立大会上,时任加州理工学院校长大卫·巴尔的摩(David Baltimore),亦是傅新元的同门师兄,前去做主旨报告。据记录,当时会场的走廊上都围满了热情的参会者。
“现在中国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所谓Explosion(爆发性增长)的阶段”,他强调,中国是时候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研究所了。“近些年来,我们见到国内科学家频频在Nature、Science以及Cell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但系统性地研究一个领域的科学家非常少,而开创一个关键性领域则更是几乎没有。”傅新元说,“国内很多一流研究所有一个缺陷,还不是国际一流。”
20世纪50年代,英国卡文迪许实验室(Cavendish Laboratory)人才济济,对科学的热情让许多学者聚集于此,聪明的人总是如同磁铁一样,相互吸引。彼时,一大批英国物理学才俊,以及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前来做研究,其中包括出生于澳大利亚的威廉·布拉格(William Bragg),以及来自美国的沃森,其国际化已初具格局。
为了筹建沃森研究院,从去年10月开始,傅新元先后与沃森会谈了4次,“最后,沃森同意我们用他的名字命名,至于建在哪里,怎么建,我们将非常开放地去做这件事情。但沃森也说了,他建冷泉港实验室花费了近40年时间,而我想用5-10年的时间建立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院,这有些疯狂”,傅新元告诉《知识分子》。
眼下,傅新元手头上的主要工作是,如何建立一个由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组成的顾问团队,以及寻求更多企业家帮助。他表示,乐土集团目前已投入1.1亿元,作为创建沃森生命科学中心的启动资金。未来沃森生命科学中心以及沃森研究院的最终落地,傅新元表示仍“需要更多的学者和企业家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