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你在机场被截下来了,工作人员告诉你,你的行李箱里藏有毒品。而你表示那是你朋友托你带给国外另一个朋友的礼物,对毒品一事并不知情。到了法庭之上,有一件事情左右着你要不要蹲大狱,要蹲的话蹲多久: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参与运毒。可这能说得准吗?怎么知道被告犯案时的心理状态?此前,这都靠法官和陪审团去仔细斟酌,神经科学在这件事上帮不上啥忙。
但现在就不一样啦,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加利永研究所的瑞德·蒙塔古(Read Montague)等研究人员发现,脑成像可以判断一个人是有意识地明知故犯(处罚将更严厉些),还是出于轻率的犯罪(哪怕是在杀人等重罪案件中,量刑也会减轻)。
说到一个罪犯的量刑轻重,我们知道通常“故意犯罪”要比“过失犯罪”判得重。
而按照美国模范刑法典的说法,罪犯的犯罪意识可以分成有目的的(purposely)、知情的(knowingly)、轻率的(reckless)以及过失的(negligent)四种情况。显而易见,罪责是依次降低的。对于这四种心理状态的区分,律师和科学家有着不同的判别方式。“律师认为人是有意识的并且谨慎的,法律也这样预设——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你自己做出选择。
这种视角忽略了一个科学事实:你的神经系统做出的99%的决定都不是你有意识去做的。你被你甚至没有意识到的事物所驱使——有无意识的这个差异需要我们设计实验来研究出来。” 蒙塔古说。
科学家们对40名实验对象的大脑进行扫描,并让他们决定是否携带一个手提箱越过边境,而变量,就是手提箱中放有毒品的概率。
通过采用无创脑功能成像和机器学习技术(计算机从数据建立模型),科学家能确定实验对象是否意识到手提箱中有毒品,准确率在71%~80%之间——这决定他们到底是构成犯罪的有意运毒,还是无罪的无意携带毒品。在对40人的脑成像分析中,研究人员发现了大脑两种不同的反应,分别表明犯罪者到底是明知故犯,还是对自己可能正在犯罪这一点有认识但没多想。
这就提供了第一个神经生物学的证据,证明这两种心理状态的区别是可以检测出来的。
知情(knowing)和轻率(reckless)状态下的脑成像结果。“人们可以在相同的情形下发生相同的犯罪行为,而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有的可能被判14年有期徒刑,而有的被判缓刑。” 蒙塔古说,“通过判断你属于有意的一方还是无意的一方,对你的量刑可就不一样了”。
然而,他们也警示说,对被告心理状态的评估不应该被简化为大脑数据的分类定级。“原则上,我们可以检测行为发生时大脑的状态。”蒙塔古说,“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开始问某些问题,比如哪些神经回路参与其中?如果实验样本是4000人而不是40人,数据分布会是怎样的?其他因素的改变,诸如发育、心理状态、药物的使用或受伤情况,会不会也影响到这些神经网络的反应,从而影响判刑的结果?
” 截止目前,这个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的大发现,还远远没有到会影响到目前的法庭审理程序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