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澳大利亚的野生动物,脑海里最先跳出来的恐怕应该是被誉为“澳洲熊猫”的考拉——树袋熊(Phascolarctos cinereus)。其实除了耳熟能详的树袋熊之外,在澳洲还生活着另外三种名字里有“袋熊”二字的动物:塔斯马尼亚袋熊(Vombatus ursinus)、昆士兰毛鼻袋熊(Lasiorhinus krefftii)和南澳毛鼻袋熊(L. latifrons)。
袋熊的属名Vombatus源自澳洲原住民部落所使用的达拉格语(Dharug)中对它们的称谓,种本名ursinus则是指“像熊一样的”,明显是在形容其粗壮结实的体形。
尽管都被称为“袋熊”——有着开口朝后的育儿袋,也都属于双门齿目(Diprotodontia),但树袋熊却独属树袋熊科(Phascolarctidae),而塔斯马尼亚袋熊、昆士兰毛鼻袋熊和南澳毛鼻袋熊则组成了袋熊科(Vombatidae),与树袋熊科互为姐妹群。
“袋”字从何而来?为什么它们的名字里都有个“袋”字呢?
首先要知道,有着超过5000个现生物种的哺乳纲(Mammalia)被分为两大类:原兽亚纲(Prototheria)和兽亚纲(Theria)。Mammalia源自拉丁文mammālis,即“乳腺,乳房的”,雌性个体具有功能性的乳腺也正是现生哺乳动物特有的共同特点。
即便是现存最为原始的哺乳动物——以鸭嘴兽(Ornithorhynchus anatinus)为代表的原兽亚纲,它们虽保留了来自爬行动物祖先的卵生习性,但也已演化出了幼崽依靠妈妈分泌的乳汁成长的特征。
而兽亚纲则依据生殖系统、生殖方式及后代早期发育的模式不同又被分作后兽下纲(Metatheria,即有袋类Marsupial)和真兽下纲(Eutheria,即有胎盘类Placentalia)。有袋类的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时间很短,以早产儿的形式出生,大多数雌性有袋类动物在腹部都有一个由皮膜构成的育儿袋,供新生幼崽在其中吮吸母乳继续发育,故而得名。
大约在距今8000万年前,澳洲大陆开始了脱离南极洲向北漂移的旅程。而在这之前,澳洲有袋类的祖先已从南美洲大陆出发,途经南极洲抵达了澳洲。随着与南极洲大陆的逐渐远离,生活在澳洲大陆上的有袋类开始了独立于有胎盘类动物的演化历程。面对这里多样的环境,不仅产生了可媲美其他大陆上有胎盘类的物种多样性,还出现了很多因适应相似的生态位而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与之趋同演化的例子。
现生的四种袋熊也是适应不同环境,而在形态和生态上都有着明显区别的良好例证。长着一对大耳朵,四肢较为修长的树袋熊分布最广,从昆士兰州中部向南一直到维多利亚州及南澳大利亚州部分地区的硬叶林中都有它们的身影。雄性最大体重14kg的树袋熊完全适应了树栖生活,几乎只吃桉树叶。
而另外三种体型粗壮的种类则全部营地栖生活,其中塔斯马尼亚袋熊见于昆士兰州极东南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和塔斯马尼亚岛,在分布区的北部只生活于海拔超过600m的较湿润的森林中。塔斯马尼亚袋熊的耳朵短而圆,鼻部裸出无被毛,体重最大可达39kg。
袋熊科动物的生活归纳起来有两大特点:植食性和掘洞穴居生活。怕热的它们通常白天都呆在洞穴中休息,入夜之后才会出洞觅食。
袋熊们具有很多形态特征对应这样的生活,比如颊齿具有开放性齿根,它们是澳大利亚现生有袋类中唯一具有这一特征的类群,拥有可终生不断生长的牙齿,这被认为是对以草、灌木的根或球茎和树根等粗糙植物纤维为食的适应。同时,作为澳洲现生唯一掘洞穴居的大型有袋类,它们具有粗短有力的四肢,前肢脚掌宽大并有长而强健的爪。
袋熊有着惊人的挖掘能力,有记录显示,有人在沿着洞口掘进10.2m长,1.8m深之后,还是没能够抓到里面的袋熊,不得不放弃。
在澳大利亚有过自驾经历的朋友应该会为公路边比比皆是的动物尸体感到震惊,研究也表明每年这里会发生数万起车辆与动物发生相撞的事故,而且夜间行车撞击动物的风险更大。很不幸的是,袋熊恰好是种夜行性动物。另一项研究就指出,在新南威尔士州的高速路上,每年至少有3000只袋熊因车辆撞击而丧命,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继续,袋熊这种看起来常见的动物很有可能会因道路伤害而数量逐渐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