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黑天鹅”?——玛丽娜·勒庞与国民阵线的崛起

作者: 祁一方

来源: 百科知识

发布日期: 2017-03-08

玛丽娜·勒庞,法国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领导人,因其激进的疑欧主义和反移民政策在2017年法国大选中备受关注。她的崛起反映了欧洲社会在经济危机、难民危机和恐怖主义威胁下的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的抬头。尽管她的政治立场极端,但她的支持率节节攀升,显示出法国社会对现行政治秩序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渴望。玛丽娜·勒庞的竞选活动和政治主张,特别是她对欧盟和移民问题的强硬立场,引发了关于欧洲一体化和全球化影响的广泛讨论。

在2016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休战纪念日活动当天,伴随着慷慨激昂的马赛曲,玛丽娜·勒庞女士第一个向法国阵亡将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我们正走向一个崭新的时代!”现年48岁的法国总统候选人玛丽娜·勒庞和她所领导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的支持者们难掩兴奋的神色。玛丽娜·勒庞被称为“法国最危险的女人”。她擅于利用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敏锐的政治嗅觉扩大影响力,挑战主流政治。

2017法国大选将近,随着难民危机、恐怖主义、英国脱欧等问题的发酵,玛丽娜·勒庞的国民阵线因其激进的疑欧主义和反移民政策越发受到欢迎。人们从国民阵线节节高升的支持率中真切地看到了玛丽娜·勒庞入主爱丽舍宫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和玛丽娜·勒庞站在一起体现出欧洲社会思潮怎样的变化?玛丽娜·勒庞会成为法国的“黑天鹅”吗?

在玛丽娜·勒庞的总统竞选总部,写有“玛丽娜总统”字样的巨幅宣传海报分外醒目。奇怪的是,整幅海报既未出现“勒庞”的字样,也没有国民阵线的标志和名称。她希望通过隐去自己的姓氏和政党名称,让自己与一些负面的刻板印象划清界限。但是,法国人对“勒庞”这个姓氏再熟悉不过了,过去的几十年里它几乎成为极端、排外、法西斯甚至魔鬼的代名词。这个姓氏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玛丽娜·勒庞成长道路上的一把双刃剑。

玛丽娜·勒庞是国民阵线创始人让-玛丽·勒庞的小女儿,18岁时她便加入父亲所在的政党。

老勒庞是一位极具争议的法国政治家:一方面,作为政坛常青树的他曾5次冲击总统大选,给法国政坛施加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他为国民阵线确立的“法国人优先”的民族主义路线在经济低迷的法国吸引了大量拥趸;另一方面,作为主流政治的“搅局者”和“反动派”,老勒庞不断用极端的宣言挑战法国的传统价值观,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做出反犹主义和为纳粹开脱的极端表态,引发法国社会的极大愤慨,也使勒庞家族成为众矢之的。

名校法律硕士出身的玛丽娜·勒庞在进入政坛前曾有6年的律师工作经历。从小受到父亲熏陶,沉浸于各种政治辩论活动中的她气质不凡、口才出众。作为律师,她经常接受法庭指派,为雇佣不起律师的境外非法移民做辩护。然而因为她的姓氏,人们不愿意相信她。她在自传中写道:“跟我做同事简直是自掘坟墓,因为我是极右翼分子勒庞的女儿。

”1998年,一直对从政心存抵触的玛丽娜·勒庞最终还是回归国民阵线,负责党内的法律事务;2003年,她出任国民阵线副主席;2004年当选欧洲议会议员;此后,她通过地方选举与父亲的竞选活动不断积累经验,最终于2011年接过国民阵线的大旗。

在玛丽娜·勒庞的带领下,国民阵线的人气逐渐高涨。2012年,她在自己的首次总统大选中便表现不俗,最终位列奥朗德与萨科齐之后。

2014年,国民阵线风光无限,先在法国地方大选中赢得11个市镇,重创左翼执政党;后于欧洲议会选举中击败法国两大主流政党,赢得24个议席,令欧洲政坛为之震动。2017年大选前,玛丽娜的支持率一度高达29%,突破首轮几成定局。玛丽娜·勒庞用自己丰富的选举经验,将国民阵线从边缘政党带到法国政坛举足轻重的位置,开创与老勒庞截然不同的新时代。

玛丽娜·勒庞的国民阵线与其父亲最大的差别在于,老勒庞的国民阵线是一个抗议式的政党,是一个反对党,毫不掩饰自己的极端主义倾向;玛丽娜领导下的新国民阵线由于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而寻求成为一个执政党,寻求问鼎最高权力以实现政治纲领。这就要求她和政党改变过去狭隘的政治立场,用更温和的政治态度吸引选民,融入法国政治的主流。

尽管国民阵线的形象日渐温和,但该党在法国人心中的符号和色彩却绝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玛丽娜·勒庞虽将炮口从敏感的犹太人问题转向社会广泛关注的穆斯林移民,但仍时有惊人之语,她曾把在法国街头祈祷的穆斯林与纳粹占领军相提并论,在她的话语体系中,利用“法国人”和“外族人”的对立散播偏见的策略十分明显。

即便如此,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先例说明,民众的选举偏好与候选人竞选纲领的可行性相关性不强,玛丽娜·勒庞执政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从另一个角度观察,若玛丽娜·勒庞得以上台执政,将对欧洲和全球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法国将极有可能退出欧盟,这几乎为半个世纪的欧洲一体化宣判了死刑。即便玛丽娜·勒庞上台后软化政策立场,也很难想象默克尔的德国将如何与一个民族主义的法国密切合作。

近年来,在经济危机和难民危机双重打击下的欧洲陷入极大的困境,由宗教极端主义分子和极端排外的种族主义者策划的恐怖袭击又频频威胁着人民平静的生活。《查理周刊》遭袭后,惊魂未定的法国民众又受到巴黎和尼斯恐怖袭击的伤害,全国上下迸发出一股空前团结的民族主义情绪。这样一种情绪本可以为法国凝聚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却因为民粹主义政治的存在,转化为撕裂法国社会的破坏性思潮。

玛丽娜·勒庞的崛起就是宗教极端主义肆虐、政治极端主义抬头和民粹主义盛行叠加作用下最典型的一个案例。

选情并不是分析“勒庞现象”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值得警惕和思考的是玛丽娜·勒庞为我们描绘出的欧洲乃至全球政治走向保守的远景。过去25年,西方自由主义乘着全球化的风帆向全世界输送着他们认同的“普世价值”。如今,被这种价值观吸引、远道而来的外来者却面临被拒之门外的尴尬。向民粹主义倾斜的欧洲还能否坚持住自己多元主义的道德追求?世界各国必须深刻思考,到底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UUID: 2a1910c5-4f8f-424b-9c83-593bfd202ed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百科知识公众号-pdf2txt/2017年/2017-03-08_玛丽娜勒庞法国的“黑天鹅”?.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4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