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翻过早春二月,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北风停,花正开,时间也就到了阳春三月。上个月提到的“二月二,龙抬头”有各种习俗,今天要讲的三月三也是有说法的,你知道吗?
农历三月一到,眼看春天就要结束,人们对三月的感情,更多的是“无计留春住”的不舍。虽然这个时候已是“末春”、“暮春”、“晚春”,但三月的日暖风和,给人们带来身心的舒展。
三月雨水充足,所以有了“清明时节雨纷纷”,“斜风细雨不须归”,和“三月桃花浪”。在江南、湘水一带还有三月的“迎梅雨”。粉红色的桃花瓣儿纷纷飘落,顺着溪水淌缓而下,两岸白色的柳花和青绿的小草,让人心旷神怡。“蚕月桑叶青,莺时柳花白,淡艳烟雨滋,敷芬阳春陌。
”有这么几句诗,不仅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农历三月的景象:植桑养蚕、莺啼鸠鸣、清明细雨、郊野踏春;其中也暗含着一串农历三月的小名:蚕月、莺时、桃浪、阳春、雩风。
“蚕月”这个叫法源于《诗经·七月》,古时候女子的蚕桑农事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部分,而男子下地插秧、躬耕稼穑也集中在三月,因此三月也叫“秧月”。人们一边辛勤耕作,一边听着斑鸠、白鹭等鸟儿展羽高飞,婉转啼鸣,于是应时应景地给三月取了“莺时”这个名字。
《论语》中有记载孔子“风乎舞雩(念鱼)”的愿望:大意是说三月里,就要换上春天的衣裳,去舞雩台(祭天求雨的地方)上吹吹风,和朋友们一起在郊外的溪流中沐浴,在春风里载歌载舞。
除了上面提到的,农历三月还有一些不太常见的小名:寎(念饼)月、契月、辰月、桐月、季春、杪春、三春、阳春、故洗、花见月、樱笋时。有句古话说“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这一天都到郊外春游并在水边设宴,后来这一传统就逐渐被后代延续下来,成为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广西人民对此一定不陌生,因为三月三不仅是壮族地区最古老的情人节,而且2014年“壮族三月三”这一节日申遗成功,广西壮族和其他各民族文化也由此在国际上传播开来,当地也在当天举办各种游艺活动。而且最重要的是,每年三月三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区人民可以放两天假。
在过去,人们把三月三叫做“上巳节”,杜甫的诗里也有相关的节日记载:“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仕女们在这天去长安城南曲江游玩踏青;文人墨客在这天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趁着天朗气清的上巳日,一起坐在溪水边饮酒作诗,也由此诞生了很多千古佳作,比如王羲之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序》就是在这天一气呵成的。宋代诗人程安仁所作的《西湖四景》,也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的场景:阳春三月天气新,湖中丽人花照春。
满船罗绮载花酒,燕歌赵舞留行云。五月湖中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靓妆玉面映波光,细袖轻裙受风举。芙蓉秋晓传清香,西施初洗匀新妆。中秋月魄两相照,玉壶皎洁无纖芒。严冬凛凛霜雪天,银山玉树相钩连。薄雪远草相掩映,似无似有虚无间。百年人事有尽处,四时景物无穷年。
其实清明本来是一个热闹的节日,后来因为民间在清明前一天的“寒食节”要纪念春秋时期不求功名利禄的介子推,在这天不生火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拜扫祭祖,所以渐渐地“清明”和“寒食”两个节日合二为一,踏青和祭祖也就成了三月里一件重要的事儿,因此三月也称“上巳”、“寒食”。篙子粑粑就是一道三月三要吃的民间传统寒食,这是有讲究的,到时候可以自己动手做一做。
因为上巳节在民间又叫鬼节,为了纪念祖先、悼念亡灵,家家户户都会分食事先做好的篙子粑粑,把人的魂儿“粑”住,也保佑这一年可以健健康康,不生病。这种习俗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成为一些地方的特色风俗。除了传统的蒿子粑粑,荠菜煮鸡蛋、五色糯米饭、艾叶糍粑、乌米饭、壮粽等等也同样是三月初三必吃的经典。
农历三月,适合远足,适合郊游,看落花铺陈于碧草之上,杨柳丝丝垂垂惹动春风,山间、田野、水边,总有那么多的乐趣既陶冶了风雅的祖先,也等待着爱好自然的我们去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