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宇是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他在一次演讲中回顾了量子与航天的历史,并讨论了激光在空间中的应用。他提到,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1917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受激辐射理论。这些理论为后来的量子研究和激光技术奠定了基础。
在航天方面,王建宇提到,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随后美国和中国也相继发射了各自的卫星。激光技术的发展也与空间探索紧密相连,1960年美国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制造了第一台激光器,中国在1961年也成功制造了激光器。激光在空间中的应用包括激光测距、激光通信等,这些技术对于气象监测、全球地理测绘、空气污染检测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王建宇还特别提到了量子卫星,这是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的重大突破。他解释了量子卫星的工作原理,包括密钥分发、纠缠分发和隐形传态,并强调了激光在量子卫星中的关键作用。量子卫星的研发面临诸多挑战,如精确跟踪卫星、保持光的偏振态、探测单个光子等。尽管如此,中国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