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家高福接任《科学通报》主编,开始了新的探索。高福坦言当初“压力山大”,是下了一番决心才从“两刊”总主编朱作言手中接棒的。他说:“中国科学的发展势头很好,但需要更多科学自信,这也是文化自信的基础。中国要强大,必须有科学支撑,必须有自己的优秀科技期刊。”
然而,英文毕竟是国际通用学术语言,而且面对一流国际期刊的强势“围剿”,《科学通报》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高福任主编后,带领团队重塑办刊方针——要做出一本中文的“Nature”、“Science”,聚合中文科学与科普的高端、综合类期刊,而她的读者不仅是科学家,也有普通大众。
众所周知,中文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一大困境是优质稿源外流,科学家们更愿意发表高影响因子的英文国际刊物。高福坦言,这是办刊者必须面对的现实,《科学通报》在尽可能吸引优质稿源的同时,特别强调去极力挖掘中国本土的特色原创研究。
打心底里,高福非常希望中国一流的科研成果能像几十年前那样发表在《科学通报》上,他也会打电话“求”文。但是,高福笑称:“再好的朋友也不会给我,愿意在《科学通报》上发表一流原创性研究的中国科学家寥寥无几。”他很清楚,“现在的《科学通报》还不可能发表Nature和Science级别的论文”,“我只能通过‘两翼’里的其他方面如科技创新、科普来慢慢扩大影响力。”
参考Nature、Science的栏目,结合中国国情,高福新增了新观点、对话等许多栏目。为了增加可读性,新增关注时事的栏目,他组织过多个专题,如评价韩春雨研究、引力波探测等等;精心组织策划了125个科学前沿问题系列解读、香山科学会议专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展专栏等。今年起,《科学通报》开始新增一页英文摘要传播中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会展示世界科学家的研究前沿,做好科普工作。
当然,高福也认同只有小部分人能做好顶尖的科学,去探索人类知识的前沿、去改造世界。但同时他认为,也需要大量普通人去推动社会进步发展。高福把“Technology”称为“特先生”,即工匠精神。他认为应当鼓励相当一部分人去做技术——从事创造和转化工作。“这两者之间其实并不矛盾。
”高福举例说,“袁隆平做杂交水稻研究,而自花授粉的水稻杂交工作非常不易,首先需要找到雄性不孕植株并开展研究,这是典型的基础研究,袁隆平的成功是水稻科学的最大进步,是‘顶天’的科学;推广后变成技术,就结出了‘立地’的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的,‘要把文章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如今,高福正在策划将老一辈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旧文重发”,但这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新瓶装旧酒”。2016年年底刊发的“杂交水稻的辉煌50年”专辑,《科学通报》邀请了袁隆平、张启发等相关人士撰写关于杂交水稻的综述,并附英文摘要。“释放了很多新观点,写得好,自然有人引用。”高福准备加强这方面的工作。“青蒿素纪念专辑我们也在筹划。哥德巴赫猜想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代人,我们也会出刊纪念。
”“中国社会的发展要维护其多样性。”高福习惯从更高的视角思考问题,“我可以重点抓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着眼于解决中国的问题的工作。”“靠这个带动中国科学发展,空间很大。”高福对此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