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科学》上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来自华威大学、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研究队伍发现,贫困能够妨碍认知功能。不过,这项研究结果并不能解读为“贫困令人智商下降”。利用两项不同而又相互补充的研究,华威大学的阿南迪·曼尼(Anandi Mani)和同事验证了贫困和认知能力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文章指出,贫困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的机制可能是注意力转移,即贫困所引起的注意力消耗导致运用在其他事物上的精神资源被削减,使贫困者处理其他事物的能力减弱。因此,贫穷的人不得不同时应付金钱和认知能力的双重匮乏。
实验分为室内研究和田野研究两部分。在室内研究中,曼尼和同事对新泽西一个购物中心中的消费者进行了一系列实验。
研究者要求受试者想象自己遭遇若干个特定的经济事件(例如花钱修车),这些经济事件根据支出分为“简单”或“困难”两个等级(例如修车要花费150或1500美元),受试者需要思考应对方法。随后,受试者将接受瑞文氏标准推理测试(RPM)与空间协调性测试。前者检验逻辑思维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后者则检验认知控制力。结果发现,在遭遇简单事件时,高收入和低收入的受试者在两项实验中的表现相若。
但在遭遇困难事件时,低收入的受试者的认知能力显著下降,而高收入者能够保持原有的表现。
在田野研究中,研究者则测试了印度甘蔗种植区54个村落中464位蔗农在丰收前后的认知能力变化。蔗农在收成前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与收成之后相比,他们典当物品的几率更高,也更可能借贷。在这种状况下,蔗农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并不怎么好。但当收成之后,收入到手,他们的认知能力便得到了显著提高。
贫困对认知的这种影响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低收入者在室内研究中受到的影响,与一整晚不睡觉对认知能力的削弱大致相当。此外,如果个体的平均智商是100(标准偏差为15),则这项研究中因贫困引起的影响大约对应13个智商点。因此,作为政策制定者,需要充分认识贫困对个体认知能力的影响。在向贫困者征税时,应当简化程序,并为贫困者提供帮助;诸如农业信息宣传等向农民开展的项目,也应该在收获季节之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