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会心系未来。未来离我们有多远?如果让生命科学领域的学者来回答,大多数人的答案可能是“未来已来”,或者“未来正在发生”。目前,生命科学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如同上世纪初欧洲的物理学一样。在那个天才出没、大师云集的时代,居里夫人、玻尔、爱因斯坦用他们的发现塑造了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如今生命科学在基因组学、肿瘤免疫治疗、结构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成果。
它们不仅改变了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同时也在实际应用中,为人类带来无限的福祉。
2017年1月14日,四位杰出的华人科学家在北京大学金光生命科学大楼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生命科学学术报告会——“生命的礼赞”。他们分别为“未来科学大奖”获奖者、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卢煜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施一公、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邓兴旺、哈佛大学Mallinckrody讲席教授谢晓亮。
此次会议主持人、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知识分子》主编饶毅在致辞中表示,“此会由北京大学理学部与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共同主办,我们今天很高兴请到四位杰出的华人科学家,说囊括了中国四十年来在生命科学方面出产的一半杰出科学家,恐怕也未尝不可?”
作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高士洪全程认真倾听并用心记下学术笔记。经本人同意,《知识分子》在此分享给各位读者。
卢煜明:我们能不能把产前检测做得更安全?卢煜明教授出生于香港,在“日落之国”——英国的牛津大学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1997年回到香港,在中文大学工作。从1997年至今,他发明和改进了“无创性胎儿诊断”(NIPT)。我们知道,现代医疗对中国来说是舶来品,我们很少发明现代医疗技术,卢煜明罕见地发明了母血分析胎儿DNA的医学诊断技术,造福中国和全世界人民。他的贡献,是我们中国的自豪。
卢煜明从个人求学经历开始演讲,回顾了自己早年在牛津大学John Bell教授处接触了解PCR的故事,他用PCR检测妊娠过程中母亲的血液中含有胎儿的DNA,并猜想这种无伤的检测方式可能改变传统产前诊断,如羊膜腔穿刺术带来的损害胎儿的风险。这项发表于1989年的研究巧妙地借用了母亲和胎儿性别的差异,用Y染色的检测证明了从孕妇外周血对胚胎进行基因检测的可行性。
受到癌症研究的启发,他于1997年进一步发现了胎儿的DNA也广泛地存在于无细胞成分的血清中,同时被快速降解。这一检测被立即应用于无创胎儿性别、血型检测。
施一公:从gamma-分泌酶到剪接体:冷冻电子显微镜引发的结构生物学革命。今天第二位演讲者是我们邻居清华大学的老朋友施一公教授。他在美国工作时就很突出,36岁成为正教授。我们特别高兴他回国后的研究终于超过了他在美国的研究,尤其是研究与老年痴呆有关的蛋白酶复合体以及RNA剪接复合体结构,加深了我们(对生命的)基本的理解。
邓兴旺:如何把握一生仅一次的发芽机会?邓兴旺的报告的主题从宇宙回到了地球表面土壤下的植物种子。植物种子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整合多项外界刺激并最终完成种子萌发、长出土壤和去黄化的光形态建成。邓兴旺的多项工作推动了我们对此三过程的了解。
谢晓亮:单分子层面上的生命活动。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拓展了人类了解生物学的边界。单细胞DNA测序能提供的信息对于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都有重要意义。谢晓亮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单细胞基因组线性扩增的方法:转座插入(LIANTI, Linear Amplification with Transposon Inser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