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是一个适合贴膘的季节。什么涮肉、烤肉、炖肉可劲儿往肚子里招呼,感觉不吃点硬货都感觉对不起自己一年来的付出。可这一下来嘴是过把瘾了,胃可是受不了了,干脆罢工不干了。这时候你需要做什么?玩命蹦几下那是纯属有病,吃点健胃消食片听起来不错,但那毕竟是药。作为一个吃货当然要“以吃攻吃”——冰糖葫芦,就是最佳选择。
别看糖葫芦混迹于街头巷尾,它可是纯正的贵族血统。
话说南宋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贵妃生了怪病,突然间变得面黄肌瘦,茶饭不思。御医用尽了各种名贵药材都不见效。无奈之下,皇帝只好广招天下名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把脉之后开了方子:“只将‘棠球子’与红糖煎熬,每顿饭前吃5~10枚,半月后,此病自然会好。”这个“棠球子”就是山楂。皇帝和御医们将信将疑,按此法尝试,贵妃果真病愈了。
现在大家都知道山楂能助消化,估计贵妃娘娘山珍海味吃得太多,吃点山楂正好对症下药。
山楂促进脂肪类食物消化,李时珍就曾经给人出过主意,如果家里煮的鸡肉太老,就放点山楂,马上就可以让肉变得烂糊。所以吃多了肉不怕,赶紧吃点山楂。糖煮山楂传到民间,老百姓喜欢用竹棍串着吃,逐渐又将大小两个果儿串在一起,小个儿的在上,大个儿在下,很像个葫芦,又因葫芦跟“福禄”谐音,寓意吉祥,“糖葫芦儿”就这样传开了。
过去,因为山楂秋后才有,冰糖葫芦也只有在冬天才能吃到。加上山楂和裹在外面的糖衣被冻得严严实实的,咬上一口就像在啃冰块。同时,山楂果上覆盖着一层晶莹剔透的糖壳,看起来也非常像一层冰。所以,人们就在糖葫芦之外又加个“冰”。现在夏天也能吃到冰糖葫芦,不过由于天气炎热,外面的那层糖就会变得很黏。当然,也有办法让糖葫芦不黏。
你在买糖葫芦的时候,老板通常会问你是带走还是现在吃,如果你当时不吃的话他通常会在糖葫芦的冰糖外面裹上一层江米纸或者芝麻,这样再吃就不会产生“黏”的口感了。
糖葫芦最初出现在江南一带,但最后发迹却是在北方,特别是北京,几乎成了北京的一个符号。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字号“不老泉”。“不老泉”糖葫芦选用山东出产的优质金星山楂,必须要去核。
有的还将果子切一个口子,夹上自制的细豆沙、核桃、山药泥,外面薄薄地贴上一层黑豆沙,豆沙上再摆列不同形状的白瓜仁,最后才沾上冰糖汁。糖衣选用上等的金黄色冰糖。串串时果与果之间还要留一定空隙,保证每一个红果都能均匀地沾上冰糖。如此复杂,难怪铁齿铜牙的纪晓岚写了“生死书从不老泉”,自嘲自己的学问赶不上“不老泉”糖葫芦制作的精美。
用来做冰糖葫芦的果子当然以山楂为正宗,但现在市面上的冰糖葫芦原料可谓是五花八门:山药、橘子、荸荠、香蕉、葡萄、苹果、猕猴桃,据说甚至炸面筋和火腿都成了冰糖包裹的对象,有些商贩还别出心裁,用巧克力、熟肉做陷做成了“夹心冰糖葫芦”。台湾的糖葫芦叫作“乌梨仔膏”,是在腌制好的梨上裹一层红色糖浆。基隆有用草莓做糖葫芦的,裹的是白糖、黄糖、红糖、麦芽糖一起熬制的糖浆。
虽然说是有这么多种原料,但是感觉在对待糖葫芦这个问题上,南北方的朋友还算保持了冷静和克制,暂时没听说过因为吃甜的还是咸的糖葫芦打起来的,这点就比粽子强多了。
此外,人们在糖葫芦的造型上也动起了脑筋。青岛有著名的“海云庵糖球会”,糖球就是糖葫芦,经常可以看到黏成牛、虎各种样子的巨型糖葫芦。
在北京厂甸庙会上,还有一种大糖葫芦,用荆条穿成,最长的有3米,表面刷上饴糖水,顶端粘上花花绿绿的小纸旗子,这吃起来可是个技术活,毕竟谁也没有3米的胳膊。更有一种“大挂山里红”,就是把上百颗山楂用线穿成一圈,像挂朝珠一样挂在胸前,随走随拽下一颗塞到嘴里,可以转着圈的吃。喜欢手串的朋友一定会说,这盘起来除了有点黏手应该很带劲。那你们一定是不知道还有山楂核手串这么个东西,这才叫充分利用,绝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