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美国卢卡斯电影有限公司出品的《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震撼上映,这部充满绚丽夺目的特效镜头的科幻动作片令国内各大院线燃起了“星战热”。从第一部《星球大战》上映至今,已整整过去了40年,《星球大战》系列电影风靡世界的40年,也是电影制作技术突飞猛进的40年。
你或许不知道,当年的《星球大战》不仅催生了工业光魔这一改变电影业发展道路的传奇公司,还造就了皮克斯、Photoshop这两大行业翘楚,前者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动画制作公司,后者则成为世界上最畅销的图像编辑软件。
一切要从20世纪70年代说起,一个名叫乔治·卢卡斯的人四处向电影工作室推销他的电影《星球大战》。
然而,几乎所有人都觉得这是一部根本就无法被完成的电影,因为在那个年代能够从视觉上将电影中的宇宙世界生动呈现出来的技术根本就不存在。最终,20世纪福斯公司给卢卡斯提供了支援,《星球大战》的制作才正式启动。但在当时,根本没有一家专门制作特效的公司,卢卡斯只能依靠自己。正是在这种动力下,卢卡斯成立了史上第一家电影特效制作公司——工业光魔,并且在这里发明了第一代特效技术。
1975年夏天,工业光魔在加州圣费尔南多谷的范纳依斯机场背后的一个闷热仓库诞生。它的第一批员工是一群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充沛行动力的年轻人。他们的任务是建造《星球大战》里的生物,宇宙飞船和拍摄所需的摄像机等。彼时,这个仓库只有120平方米,里面还充斥着一股子健身房储物柜的味道。没有任何内部装饰不说,就连放音乐都得将音量调低,因为墙壁全是塑料的。
为了节省开支,他们在街对面的军需品商店购入大量用过的或者过时的东西,以用在模型当中。当时,能够用于拍摄《星球大战》的设备和程序并不存在,这群“技术宅”便使用各种“黑科技”设计并制造出了各种电子设备,摄像机、计算机等。当其他工作室的人们正在酣睡之时,他们经常干到凌晨三点。就这样,两年后,影片终于上映了。
《星球大战》一经推出便立刻引起巨大轰动,影片中大量的特效镜头让人们新奇不已,而这些特效镜头正是来自工业光魔员工们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所发明的设备和装置。
可以说,工业光魔开创了一个特效电影行业的新时代,而它一贯秉承的这种创新精神,使它时至今日依然代表着世界电影特效行业顶尖的制作水准,它取得的技术成就更是无出其右。
获得巨大成功的卢卡斯将初露头角的工业光魔搬迁到北加州的圣拉斐尔,并在这里成立了一个电脑动画部,同时邀请爱德文·卡特姆负责和其他技术人员一起在这里设计电子编辑和特效系统。紧接着,卢卡斯便给卡特姆列了一个“愿望建造清单”:一个数字编辑系统和一台图形电脑。因为此时《星球大战2:帝国反击战》已经开始拍摄,卢卡斯希望电脑动画部能够将电影中的真人动作和电脑生成图像结合在一起。
最终,在卡特姆的努力下,电脑动画部开发出了一台可视化电脑——“皮克斯”,并且用它有效地协助了《星球大战2》的制作。然而,当卢卡斯仅将“皮克斯”看作是制作“光剑大战”的解决方案之时,卡特姆和他的团队却想要用它来制作动画电影。最终,这种分歧导致两个团队分道扬镳:工业光魔留下了团队技术供自己使用,却将电脑动画部出售给了史蒂夫·乔布斯。
乔布斯随即成立了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就这样,一个世界顶级的动画制作公司问世了。几年后,皮克斯为世界贡献出第一部全电脑制作动画长片——《玩具总动员》,这部作品被称为是继《米老鼠》赋予动画片声音和《白雪公主》赋予动画片色彩之后的第三次飞跃——赋予动画片3D!
到目前为止,皮克斯的十余部影片平均票房在6亿美元以上,其中,脍炙人口的《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3》和《头脑特工队》更是位列有史以来50大票房最高的影片。
与皮克斯“分手”之后,工业光魔的声望和实力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凭借着一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工业光魔已经通过《星球大战3:绝地归来》彻底巩固了星球大战系列的地位,并且在不断的壮大中,催生了另一项副产品,那就是伟大的Photoshop。
提起Photoshop,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它已成为许多涉及图像处理的行业的标准,同时也是Adobe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如果说到Photoshop的开发历程,也和工业光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实,Photoshop的发明十分偶然。在制作星战系列电影的时候,工业光魔的一位名叫约翰·诺尔的新员工被安排了一项利用计算机创造特效的任务。
一个偶然的机会,约翰·诺尔发现自己的兄弟托马斯·诺尔——一个在读博士研究生编写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程序。这个程序能够使得在黑白位图监视器上显示灰阶图像,托马斯把该程序命名为Display。尽管托马斯仅仅是由于自己的苹果计算机无法显示带灰度的黑白图像,出于娱乐的目的而编写了Display,但约翰却因此萌生了一个伟大的创想:这种几乎对图片重新进行定义的程序不正可以用在像《星球大战》这类特效电影当中吗?
约翰立即让托马斯帮他编写一个程序处理数字图像,这正是Display的起点,也是伟大而神奇的Photoshop的起点,兄弟二人当时或许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将会被无数人记住。紧接着,约翰购买了一台新的MacintoshII计算机。托马斯用它重新编写Display代码,使之支持彩色功能。随后,在约翰的力促下,托马斯开发了图像处理例程(即后来的滤镜插件),以及增加了读写各种文件格式的功能。
其独创的创建软化边缘选区功能亦在此时得以实现,另外,还增加了色阶、色彩平衡、色相及饱和度等功能。在此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两兄弟把Display不断升级为功能越来越强大的图像编辑程序,其中进行过多次改名,在一个展会上,他们接受一个参展观众建议,把这个程序改名为Photoshop(中文意:图片处理)。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更名,如今,Photoshop的大名已经成为了图片编辑的代名词。
然而,在Photoshop刚刚诞生之际,它的商业推广却远没有那么顺畅。诺尔兄弟第一个商业成功是把Photoshop交给一个扫描仪公司搭配卖,名字叫做Barneyscan XP,版本是0.87。与此同时,两兄弟继续为Photoshop寻找其他买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经历了很多磨难,包括SuperMac和Aldus这些知名的大公司都因瞧不起这个软件而拒绝了Photoshop。
直到他们找到了Adobe公司,同时还碰上了另一款优秀的设计软件(ColorStudio)的竞争,最后是Photoshop打败对方,其实更是Adobe公司慧眼识真玉,才使得Photoshop正式成为Adobe家族的重要一员。
从此以后,Adobe公司集中了众多最优秀的图像设计及软件编程专家和工程师对其进行升级,Photoshop开始进入一个快速成长、不断发展的新阶段,并终于成为统治全球图像处理的权威老大,当年那些拒绝购买Photoshop的知名大公司,看着Adobe公司利用Photoshop赚得钵盆满盈,终于尝到了什么叫做后悔莫及的滋味。
也许连卢卡斯自己都难以想象,当年的《星球大战》竟然能接连创造出众多影响全世界的“神话产品”。或许一切只是偶然,但其背后都有着必然。正是《星球大战》所带来的这种前所未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令科幻电影进入主流文化,让所有爱科技、爱幻想的年轻人梦想成真,甚至创造出全新的科技产品,让世界也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