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中国极地研究所,是我国唯一研究地球两极的科研机构,其名誉所长董兆乾是个老南极人,更是我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出生于1940年3月,山东省荣成市人,1966年毕业于山东海洋学院,因成绩优秀进入国家海洋局工作,专攻物理海洋学。
1979年12月18日一大早,董兆乾所在的海洋二所海洋物理研究室主任陈干城匆匆来到他家,告诉他国家最近要派科技人员去南极考察,经海洋局系统组织内部挑选,选中了他。董兆乾到了北京才知道,这次考察是由澳大利亚政府组织的,澳方邀请中国派遣两名科学家参加此次南极科学考察。这次南极之旅开启了董兆乾生命的新篇章。1980年以来,董兆乾6次赴南极考察,为开创中国南极考察新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0年1月6日,应澳大利亚南极局的邀请,董兆乾和中科院的张青松踏上了奔赴南极的征途,揭开了中国南极考察事业的序幕。在首次南极考察中,除了主访凯西站外,他们还访问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南极局,参观了两国的南极博物馆,收集了有关南极考察的大量参考材料。
两位中国科学家还顺路考察了美国的麦克默多站、新西兰的斯科特站和法国的迪·迪尔维尔站,对南极建筑物、考察队的现场运行、考察队员的衣食住行、安全保障、冰雪世界的交通运输、通讯联络等,进行了详细、认真的考察。
在极地大陆,每走一步,甚至每说一句话都充满艰险。如果在室外随便开腔,牙齿的釉层会受损伤,牙齿会被冻裂。董兆乾碰到第一场极地暴风雪时,躲在澳大利亚考察站内,可以清晰听到外面暴风呼啸。
当时,风速达每秒50米,卷起大陆的巨型石块,打在建筑外墙,像在开机关枪,房子摇摇欲坠,经历过风暴的人“说不害怕肯定是假的”。这样的环境下,董兆乾仔细记录下各国考察组在南极活动的各种信息,留下了宝贵的一手资料,还收集并运回几百千克的样品。
这次考察历尽艰险,但科学家还是圆满完成了任务,于3月21日回到北京。
回国后,他们向国家海洋局提交了5万多字的综合考察报告,为我国组织南极考察、派出首支南极考察队和建立南极考察站的计划制定打下了基础。接着,海洋二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理所分别组织课题研究组,出版了各自主编的《南极科学考察论文集》,这也是我国科学家对南极的首次科学著述。同年5月,澳大利亚南极局局长访华时对方毅副总理说,两位中国科学家表现“非常优秀”,已经是“南极人”了,并当场邀请他俩年底再赴南极考察。
一年后,董兆乾第二次跟澳大利亚人奔赴南极,遇到了更大的危险,还差点丢了性命。考察船在海上遇到风暴,风速每秒近80米,海船紧闭舱门,在海中翻滚了七八个小时。董兆乾没向大使馆报告险情,在船舱里弹着吉他自己压惊,直到这艘船强行抢滩,冲上南极大陆。他回忆说:“再晚一点,肯定完了。”从1980年到1993年,董兆乾6次去南极,1次去北极。
董兆乾指出:“研究南极,对于中国研究全球气候,提出极地管理的主张都有很大意义。我们在极地研究的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眼下,南极大陆还有很多未知,值得科学家、探险家们去探索。”
其实,中国人登上南极大陆的时间比西方晚了整整两个世纪。200年可以做很多事情,也可以错过很多事情。20世纪70年代末,南极洲上已经有100多个各国建立的考察站,而在中国甚至找不到一张完整的南极地图。1984年,中国南极考察队第一次登上乔治王岛之前,南极一直是独属于西方世界的一方“神秘之境”。200多年的南极探险之旅,一直没有中国人的身影。
1768年,英国著名航海学家库克船长,第一次驾驶帆船进入南极圈内,遗憾的是,他没有发现南极大陆。半个世纪以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派遣两艘机帆船组成探险队,经过两次“南征”发现了“南极大陆”,但实际上那是离南极大陆很近的一个岛。美国人认为,发现南极的荣誉属于美国的捕鲸船船长帕尔曼。1820年11月,他在南极海域游猎过程中,曾清晰地看到了南极大陆,比俄国探险队早了两个月。
英国人则说,英国探险家在美国人帕尔曼之前10个月就登上过南极。实际上,他们各自声称第一个发现南极大陆的这个地方,现在被各国统称为“南极岛”。
不论是谁发现了南极,整个19世纪乃至到20世纪中叶,西方各国的开拓者不断地深入南极,进行科学探索,甚至在南极出现了领土纠纷。南极,你“有所不知”的历史。地球最南端的南极被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包围,处于完全封闭的状态。
约140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95%被厚厚的冰所覆盖,最厚达4800米,人称“白色大陆”。南极是地球上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风力最大、气候最干燥的大陆。然而,它的神秘和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探险人。
谈到南极科考的时候,董兆乾依然抑制不住对那片大地深深的感情,“我们待在站里,看窗外一片雪雾茫茫,那种独特的地理景观让人内心激动不已。我跟身边的同事说,我一定要出去拍摄下来。
虽然这在当时很危险,他们还是支持我去拍摄,最后是两个人抱着我的腿,我趴在冰面上拍下了南极震撼人心的地理景观”。其实,南极只有冬夏两季,全洲年平均气温为-25℃,内陆高原平均气温为-56℃左右,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8℃,为世界最冷的陆地。要在终日被冰雪覆盖的南极建立考察站,只能在短暂的夏季,也就是每年的11月中旬到翌年的3月中旬中间施工。
4月到10月,南极的冬季到来,冰原上就只剩极度的寒冷和无边的黑夜。如果夏天完不成任务,就要延误一年。国务院对首次南极科考和建站项目的批件,计划的科考时间就是1984年末至1985年初的南极夏季,也就是说,所有的准备工作要在1984年11月之前完成。
怎么去南极?破冰船是极地科考最有效的工具。我国唯一的破冰船“雪龙”号曾在南极解救遇困的俄罗斯科考队,显示了破冰船在极地冰原的巨大威力。
但是这艘破冰船是1993年购自乌克兰,1984年时,我国还没有这样的极地科考利器。从中国赴西南极洲也没有现成的航线可寻,科考队从1249张中外海图、150本海洋、极地资料中,绘出了一条航线。这条航线起点是上海,经宫古水道、关岛、古伯特、社会群岛,由社会群岛海域按大圆航法,直插美洲南端的合恩角驶入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市港口,再横穿德雷克海峡,抵达南极。
所谓大圆航法,是采用地球面上两地间最短航线,即大圆航线的球面航法。选取最短的航线,也就是不避绕这条航线上任何的艰难险阻,直冲过去。无论怎么走,中国科考队都将开辟一条中国到南极的新航线。1984年10月底前,建设南极科考站的物资和科学仪器设备共计500吨,全部运抵上海,装进了“向阳红”10号和J121船的船舱。
南极气候恶劣,是世界上“寒极”“风极”“白色沙漠”,因此,对建站物资和科学仪器设备的质量要求也特别高。比如,对建站房间的要求是:防寒、保温、抗风、防火和防雪埋,所以房屋的建筑材料都是双层钢板内夹聚氨酯泡沫塑料。建筑是组合式的,钢板在-50℃~60℃的情况下也不能开裂。
国家为南极科考站建设划拨的资金是2000万元。在最初的资金预算中,有中央领导批示,能用2000万元建起一个无人站就算成功。
但最终的结果是,这些钱建起了一座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长年科考站。1984年10月8日,中国首支南极考察队宣布成立,队员共591人,其中,去过南极的只有7人。他们成立后不久还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那就是同年10月15日,邓小平为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的题词:“为人类和平利用南极做出贡献。”1984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经过短暂休整的中国南极考察队开始了他们的最后一段航行——穿越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是极地气旋风暴最为频繁的海域,是众多去南极探险的船队闻之色变的险地。但是中国南极考察队通过的这一天,上天似乎给予了特别眷顾,海面上风平浪静,水波不兴。12月25日,两船相继驶入南纬60度以内,《南极条约》规定,南纬60度以南地区属于南极地区。
1985年,中国首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在乔治王岛建成;1989年,中山站在拉斯曼丘陵建成;2005年1月18日3时16分,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找到了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南纬80度22分00秒,东经77度21分11秒,海拔4093米,人类首次从地面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
这长期以来的地球“不可接近之极”,有了以中国人为代表的人类的足迹……中国这些骄人的创举,其实都离不开董兆乾这位南极科考第一人走向南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