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不好好去做菜,怎么一到圣诞节就变成甜品了?在我看来,调料自有其个性,辣椒火爆,丁香温婉,大蒜辛辣,而姜,温暖……在过去的这个平安夜,你有没有从一碗暖胃的鸡汤中,或是美味的姜饼中,感受到姜的滋味儿呢?但是,有人说了,这姜不能在冬天的晚上吃,“冬吃萝卜,夏吃姜”,“早上吃姜赛参汤,晚上吃姜赛砒霜”。这些一眼看上去就是谣言的消息,怎么会流传开来呢?
姜(Zingiber officinale)是姜科姜属的植物,它们的原产地是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面。传说中,这种特别的植物曾为神农尝百草行动保驾护航,解毒无数,于是得以神农的姓氏“姜”命名。在古籍中,姜写作“薑”,只是在简化字方案中,姜才替代了复杂的“薑”字。
中国吃姜的历史堪称悠久,孔子说:“不撤姜食”,大致的意思就是每顿饭都要有姜相伴。为什么孔子吃姜成瘾?零食说,看书提神说,治疗老胃病说众说……众说纷纭。的确,从古至今,被称为“菜中之祖”的姜,一直是中国菜肴的核心调料。虽然我们的调料里总有葱姜蒜这“三大件”,但相较于葱蒜,姜才更像镇场的老大。鸡汤、鸭汤、蒸鱼、煮螃蟹都少不了它的支持。
但是,在西方厨师手中,姜被用于完全不同的用途。它们并没有与鱼虾为伍,倒是成为姜饼、姜糖、姜汁啤酒的重要组成部分,甜品世界才是姜在西方的归宿。这也没办法。公元10世纪,姜冲出亚洲走向欧洲时,欧洲的厨房已经被胡椒、罗勒、鼠尾草等香料霸占了,只能在甜品屋里给它硬生生地挤出了职位。
有句老话说:“姜辣嘴,蒜辣心,辣子辣眼睛”。辣椒的火爆人所共睹,且不说魔鬼椒的刺激,就连小米椒也可以让我们从外到内辣个通透,辣椒素强力刺激着我们浑身上下的温度感受器。而生大蒜,虽然容易入口,但它们的滋味会逐渐释放,蒜氨酸在酶的作用下,逐渐变换成大蒜素,不仅惹来恼人的口气,进入胃中的蒜瓣更让我们领教了潜藏其中的威力。
相比不好惹的辣椒和大蒜,姜的辣味总是那样持久恒定却又温和。即使不能吃辣椒的,对些许的姜丝、姜末也不会反感。如果说辣椒像是一位严师的教导,五体辣个通透;那大蒜像是挚友的箴言,虽入口平常,但回味之下,却独具个性;而姜则更像是家人的唠叨,虽然入口时可能会有辛辣之感,但吃下去之后总是会暖暖的。
那么,吃姜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影响呢?
《名医别录》中这样记载:姜“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本草经集注》中也有“止呕吐”的记载。目前的实验也显示,姜辣素确实可以抑制胃肠道的过速运动,从而让胃肠道症状减轻。至于“吃姜暖胃”的说法,则是因为姜辣素能扩张血管,同时加强心肌收缩,促进了血液的循环。再加上喝下去的热水带来的温暖,喝完一碗热姜汤,出一头汗,还是挺舒服的。不过,在发热的时候,人体更需要的是降温。
如果喝下姜汤,还要捂个大棉被发汗,很可能适得其反。
至于,“晚上吃姜赛砒霜”的说法,则没有明确的依据。有“砖家”说,生姜吃多了会促进血液循环,引起失眠。可如今,随着生活习惯的变化,晚餐到睡眠还有至少4个小时的时间,即使精神一点,那又怎样?祝大家吃姜愉快!圣诞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