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鱼来亿万浮,逆流方口是鳑[pánɡ]头。至今腹上留红印,曾说孤东入御舟。”这首诗载于民国8年黑龙江报馆出版的书籍《龙城旧闻》,是近代医学专家朱履中根据清朝人西清《黑龙江外记》对大麻哈鱼的记述而成的。
诗的大意是:来自海外的大麻哈鱼数量有亿万之多,外形像鳑头鱼(鳙鱼),争相溯河而上;至今腹部还留有红印,是因为当年唐王李世民东征时,船渡黑水,溯河洄游的大麻哈鱼数量太多扰了王驾,被将士用棍棒打下船所致。溯河回游的大麻哈鱼,上图最右是雌鱼,其后腹部有“红印”的是雄鱼。
大鳞大麻哈鱼,隶属于鲑形目(Salmoniforms)鲑科(Salmonidae)大麻哈鱼属(Oncorhynchus)。
溯河洄游期间的雄性大麻哈鱼形态会发生变化,上下颌会变成钩子的形状。属名Oncorhynchus就是源自希腊语onkos(钩子)和rynchos(鼻子),在台湾又称为钩吻鲑属。大鳞大麻哈鱼主要分布于北太平洋区,东至阿拉斯加的育康河(Yukon River),南至中加州的萨克拉门托河,西至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及日本北部。
大鳞大麻哈鱼是十多种太平洋鲑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全长可达150cm,体重最大则可达到60多千克。
大麻哈鱼的故事,就从它们出生开始说起吧。它们的亲鱼在河流的砾石堆中产卵后不久便死去,只留下受精过的大麻哈鱼卵在水温4~16℃下慢慢孵化,温度越高孵化时间越短。
刚孵化的大麻哈鱼会在它们出生的砾石堆中停留一个月或更久的时间,等它们长到足够大,才会离开它们的出生地,向河的下游游去;有些幼鱼会立即降河,另一些则需要在淡水环境中继续停留2~12个月,才会游向大海。当大麻哈鱼游向大海,它们的体色会变成闪亮的银色,形态和行为也会发生变化。它们开始以海洋中的一些鱼类、甲壳类和无脊椎动物为食,并踏上漫长的育肥之旅。
大麻哈鱼洄游,是自然界中的一件大事。
它们肥美的肉质不仅撩动人类的味蕾,也成为许多动物追寻的美味。每到大麻哈鱼洄游的季节,虎鲸、北海狮、太平洋鼠鲨、白头海雕等捕食者就从四面八方来到大麻哈鱼洄游的路线上,伺机埋伏等候。这些自然界中的顶级猎手各显神通,借着大麻哈鱼洄游之机饱餐一顿。虽然大部分的大麻哈鱼在到达河口之前就被吃掉了,但逃出虎口的大麻哈鱼数量仍十分可观。顺利进入河流的大麻哈鱼并不能松口气,前方,棕熊早已等候多时。
结束完冬眠的棕熊急需补充能量,鲑鱼就是眼前最好的能量来源。一些经验丰富的棕熊会在小瀑布旁等待跃起的大麻哈鱼送入口中。
大麻哈鱼又叫chinook salmon。这和我们常听到的挪威三文鱼到底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大西洋鲑是最早被人们称为salmon的鱼类。而太平洋鲑(大麻哈鱼),则是后来到达美洲新大陆的欧洲殖民者发现的,它们因为和大西洋鲑拥有相似的外表和同样溯河洄游的习性,所以也被人们也称为某某sal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