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角瓜,来自非洲沙漠的水果——刺角瓜,学名Cucumis metuliferus,葫芦科甜瓜属的异端,广袤的非洲喀拉哈里沙漠(Kalahari desert)是它的老家。成熟的刺角瓜体型和小西瓜差不多,但它有着橘黄色的亮眼外皮,上面长着凸起的瘤刺,就像是天马流星锤一样的,这让它得名“horned melon”。新西兰人给它们取了个好听好记的名字——kiwano,奇瓦诺瓜。
刺角瓜长成这幅德行,并非只是想争个猎奇的头衔,而是一种比较高明的防御手段。它生长在非洲南部沙漠,环境气候极其干旱,为了适应环境,它们发达的根系能直达地下含水层,吸取足够的水分,使果肉变得汁水丰富。这也让它们成为当地动物获取水分的重点来源。刺角瓜的外表如此猎奇,不禁让人好奇它们里头到底装着什么的。剖开一个成熟的刺角瓜,黄色粗鲁的果皮之下,居然藏着绿色细腻的果冻状果肉。
不同于西瓜膨大发达的胎座(也就是我们啃的红色果肉),刺角瓜的胎座早已液化,每个种子都被凝胶一样的囊袋包裹着,这使它们变得美味多汁,同时也使种子在干旱的沙漠中保持湿润,以便比较顺利地萌发。刺角瓜的味道会辣么?还是普通的黄瓜味?其实,还没成熟的刺角瓜味道类似黄瓜,成熟后则能尝出香蕉和柠檬的混合味,别具一番风味。
它们的果肉口感细腻润滑,吃它们的过程也是一种乐趣,一般只要对剖成两半,用手挤压外皮,再用嘴轻轻一啜,凝胶状的果肉就滑溜入口了,而后再吐出种子即可。当然你也可用勺子挖着吃。刺角瓜还被广泛运用在各种菜肴上。在津巴布韦,当地土著把刺角瓜称为gakachika,用它们的果瓤当沙拉,果肉当蘸酱。刺角瓜也是高档西餐厅的贵客,它们的果肉调入酸奶蜂蜜后,变成美味的沙司,运用在一些肉料理上,清新爽口。
另外,它们带刺的外果皮也可作为天然的容器,装冰激凌球或酸奶都很吸睛。刺角瓜在非洲原产地是常见的水果。自从上个世纪被引入欧美后,它们被当成猎奇水果进行培植,目前美国、新西兰、澳洲都有刺角瓜种植园。近几年刺角瓜被引入国内市场,冠了个“火参果”的中二名字流通着,目前只有福建和两广有小面积培植,价格尚且昂贵,只在小部分进口超市才能见到。
有人觉得它们的味道还不如黄瓜实在,但,人们对恶魔果实外表的兴趣始终是首要的,味道什么的就另当别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