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目前为止,我在生活中见过的最大,最惨,最无辜的背锅侠,莫过于“电磁辐射”这货:不管是腰酸背痛,胃口不好,头晕恶心,还是孩子考试不及格,都可以怪到辐射头上。而为了防辐射,不少老人掐了家里的WiFi,不惜花重金购置防辐射服、防辐射养生食品,甚至还闹得家门口的通信基站被拆,电话都打不通。
所以,“电磁辐射”究竟是怎样的洪水猛兽?它们对人体的危害,到底能有多大呢?
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辐射从哪里来?要说清楚什么是电磁辐射,首先要从电磁场说起。初中物理老师曾经曰过,电流周围会产生磁场,电流越大,磁场越大。虽然我们看不到,但电磁场其实无处不在。不要说身边的家用电器,一旦打雷下雨,空气中局部电荷的积累都可以产生电场。而且,如果没有地磁场,就不会有指南针了。
电磁波的载体是光子。电磁波光子的频率越高,所携带的能量就会更多。一些电磁波的每个光子携带的能量可以大到拥有破坏分子间化学键的能力,具有这种特性的电磁波——如宇宙射线、X光和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伽马射线等,被称作“电离性辐射”。而不具备这种能力的电磁波,就被称为“非电离性辐射”。
组成我们现代生活重要部分的一些电磁场的人造来源,像微波、无线电波,在电磁波谱中处于相对长的波长和低的频率一端,它们的光子没有能力破坏化学键。
居家需要穿防辐射服?呵呵!家用电器,输变电线路,电动汽车,手机等常见物品产生的辐射,都属于“非电离辐射”的范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可以确认低强度电磁场下的暴露会对健康造成影响。为防辐射而掐WiFi,穿又厚又重的“防辐射服”,都完全没有必要。
一只“享受辐射”的猫。各种家用电器周围的磁场强度值的大小,与设备的大小、复杂程度、用电多少、和产生噪声多少都没有必然联系。就算是同一类设备,不同款式的电器所产生的磁场强度也会非常不同。
下面这张表格显示了一些家居和工作场所常见的电器的典型数值。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家用电器在30cm的距离产生的磁场强度完全在公众安全标准的限值100µT以下。
在可能造成伤害的更高强度的电磁场中的暴露,则是被国家和国际安全准则严格限制的。中国参考了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ICNIRP 1998导则,并考虑了电磁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制定出《GB 8702-2014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标准规定了电磁场(1Hz~300GHz范围内)的场量限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包括工频50Hz在内),我国标准GB 8702比起国际/欧洲标准ICNIRP,要更加严格。
电动汽车:我也拒绝背辐射的锅!除了普通的家用电器和通信基站备受质疑之外,逐渐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电动汽车也成了重点怀疑对象。驾驶电动汽车,就意味着把驾驶员暴露在高强度的电磁场中吗?
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合作,对腾势纯电动汽车进行了电场强度和电磁感应强度的测试。以国际标准ICNIRP2009导则和国家标准GB 8702-2014作为评价体系,在车速分别为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60公里/小时、100公里/小时的条件下,以人体四个高度进行了现场监测和评估。
按照ICNIRP(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的《限制静态磁场暴露导则2009》中对一般公众的任何部位导出限值400,000µT来看,腾势最大电场强度只有178.1μT,不及国际标准的千分之一,远低于暴露限值。
按照《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 8702-2014)中对5Hz~100kHz频率的公众暴露控制限值的要求对腾势电动汽车车内的低频磁场和电场强度进行评估,各监测位置的监测结果均低于标准限值,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腾势车内磁场水平(工频50Hz情况下)最高处仅为0.62μT,1.1V/m,不足大部分家电及电子产品的十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相对于国家标准更是相距甚远,远远低于欧洲标准限值。也就是说开着腾势,受到的电磁辐射量仅仅是坐在家里吹空调的70-250分之一,当然啦,不管是开电动车,还是在家吹空调,都不会因为电磁辐射对你的健康带来什么危害。
当你解开电磁辐射的心结之后,你很容易会发现,电动汽车还有很多其他的优势。腾势新一代车型按照行业最高标准进行了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升级,带来更安全的驾乘体验的同时,达到了400公里的超长续航里程。
五星级的安全保障也是腾势电动汽车的一大亮点。腾势纯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由坚固的铝结构框架保护,安装在车身下面,是整个车体中最为安全的部位。一旦发生事故,系统将确保电池自动断开,并在临界状态下快速放电至安全电压。
坚持看到这里的你,下次再听到电磁辐射的谣言,请记得拯救这个“背锅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