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天又来了,除了心疼被取缔的露天烧烤,更心疼在雾霾天里还顽强呼吸的自己。感觉每吸一口霾,就又为治理雾霾出了一份力。关上门窗,假装浓浓的雾霾跑不进来(才怪),却还有室内化学建筑材料、人造板材复合家具等释放出的有毒气体,以及飘来的二手烟……都是会呼吸的痛。
“拯救呼吸”事关民生大计,身为果壳er,自然更信奉科技的力量。不久前,果壳与瑞典专业空净品牌Blueair联合举办了一场DIY空气净化器大赛,广大果壳er们也是大开脑洞,提交了各式各样的“空净方案”,让我们来晒一下他们的概念草图吧~
二次元灵魂画师——by 臭屁园长
以宫崎骏笔下的 “哈尔的移动城堡” 为原型的移动式净化机,还可以飞哦。
金属探测器、24K红外线镭射眼,大嘴强力吸入,顶部管道输出, 让可吸入颗粒物统统狗带 。
请收下膝盖——by 半岛铁盒儿
安装在屋顶,不占空间,又美观大方,就是滤网更换不太方便。
以UFO飞碟为原型,六面出风,需要配备遥控器使用。
未来黑科技——by 爱上文艺的极客
踩踏动感单车为机器提供动力来源,既健身又环保。
根据静电复印机原理,将雾霾颗粒混入油墨,可以打印输入的文字。
然而,只有“小白”顺利进入三次元
没有太多花哨的功能,结构简单,原理清晰,零件采购难度小,最重要的是符合目前的地球科技水平;亚克力外壳+HEPA滤网+活性炭网+风机+电源模块,从原型设计到DIY制作出来,花了网友【-Biu了个biu-】 3天的时间——她给这台四四方方的机器起了一个可爱的名字:小白…
▲原型设计
▲实物作品
小白 VS. 大白
那么,初出茅庐的DIY空气净化器“小白”的实力究竟如何呢?我们请来了一名专业级选手“大白”——Blueair最具有代表性的 Pro L空气净化器,在场地为15平米左右的密闭玻璃房,双方举行了一场非正式友谊赛。
任务1:
用甲醛涂满木板,然后在30分钟内尽可能地将空气中的甲醛浓度降到最低。
裁判:第三方检测机构“北京康世康健环保科技”
结果:室内多方位检测平均值
任务2:
模拟正常室内环境,然后在30分钟内尽可能地将空气中的PM2.5浓度降到最低。
裁判:Dylos空气质量检测仪
结果:室内多方位检测平均值
从比赛结果可以看出,“小白”不管是在甲醛项目,还是PM2.5项目中,都被专业选手Blueair“大白”甩出了好几个身位。虽然事先就猜到赢不了行业大佬,但是输的这么惨还是让我们大吃一惊。DIY空气净化器到底败在哪里?是制作材料有问题?还是设计上有疏漏?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再回顾一下整个制作过程。
选材和工艺:
从身板儿开始奠定的基础
▲制作小白所用的亚克力板
在制作小白时,我们选用了亚克力材料,也就是常见的有机玻璃。它具有较好的透明性和可塑性,最重要的是便宜…先用激光切割,再使用胶枪黏合密封。最终的实物外形怎么说呢,看起来还挺似模似样…
不过,也只是似模似样而已。工业级的空气净化器在选材、工艺和产品设计上都有许多考究。像Blueair用的就是坚固的合金钢,不会像工业塑料那样产生有害物质或容易开裂,同时也有隔音抗噪上的考量,在产品设计上则极尽简约:像空气一样,存在本身比存在感更重要。
首席设计师Magnus先生曾分享过他的设计理念:“我想把空气净化器的外形设计成一本书,柔软感觉与分明线条的结合是经典之作。对于Blueair来说,优质和优美一样重要,每一个零件都是精挑细选、经久耐用的。我们没有选用塑料,而是选择了更坚固耐用的镀锌钢,而且它不像塑料那样含有很多有害物质,你只需要更换滤芯就可以保证产品用上许多年。”
风道设计:
打通肺活量,而且“不打鼾”
▲制作小白所用的风机
我们在小白外壳的右侧和顶部切割下几个长条,当作进风口和出风口。风力不小,不过噪音同样不小,实测1分钟平均噪音为58分贝,已经接近大声谈话的情景。而且在经过Blueair工程师的介绍后,我们得知这种风道设计其实已经违反了相关安全规定,如果将进、出风口尺寸缩减到安全范围内,噪音还会进一步加剧。
Blueair Pro L采用的是右进左出的风道设计,整个机器的侧面都是进风口和出风口。为了扩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内部的滤网还被设计成了V型,上下可以同时放置两个滤网,相对应地还有两个超静音风机同步运转。超大风力的同时Blueair居然还保持了不错的静音状态。
大多数人都知道要更好、更快地净化空气,风机一定要给力,但这也意味着恼人的“呼呼的风声”。合理的风道设计,不仅有助于捕获更多脏空气,送出更多洁净空气,也有助于降低“风噪”。
过滤:
别让“滤网”孤军奋战
▲制作小白所用的通用滤网
小白使用的是市面上通用的活性炭颗粒滤层和HEPA滤网,理论上可以同时去除PM2.5和甲醛等气态污染物。但是在PM2.5测试中我们能明显看到,当小白组的颗粒物含量降到60左右后,不管再经过多少次循环过滤,数值都降不下来了。
而甲醛,则只净化了27%左右。
那么换个纤维更致密的滤网是不是就好了?
滤网的净化原理,与用纱布筛除水中沙粒是不一样的,并不是颗粒物越小越难捕获,0.3微米才是最让人头疼的尺寸。如果一味的把滤网做厚做密,虽然能提高捕获率,但同时也增加了风阻,最终会导致风量不足,耗能和噪音也会增大。这好像是一个鱼和熊掌无法兼得的难题,那么Blueair是如何解决的呢?
Blueair 首席运营官Herman先生告诉我们“Blueair采用了一种超静音专利技术——HEPASilent,我们综合了静电过滤和机械过滤两种方式。一个系统,双重效果。简单总结来说,Blueair能够以很小的能耗和噪音输送更多洁净空气,Blueair所有产品还都经过了ARB测试获得了“零臭氧”认证,无任何有害排放。”具体原理可以观看下面这支视频:
而针对甲醛等气态污染物,通常采用活性炭颗粒进行吸附。但是Blueair发现常见的蜂窝结构风阻过大,为此工程师们研发了新型活性炭滤网:解除蜂窝结构,风阻更小,接触面更充足;采用活性更好的氧化铝载体,微孔结构更发达;冷触媒含量提高3倍,捕获甲醛能力更强。经过全新升级,Blueair滤网均达到新国标CCM最高等级,同等时间内能捕获更多的空气污染物。
CADR:
跟时间赛跑
选择空气净化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CADR,也就是洁净空气量,简单来说就是单位时间内净化的空气体积。室内空气是动态流动的,出入、打扫、通风、走动都会增加空气中的杂质含量,所以如果CADR不够高,那么净化速度就赶不上污染的持续生成。
Blueair Pro L 700m³/h的颗粒物CADR值,造就了1小时5次的循环速度,呆在这样的房间里,每时每刻呼吸到的才是洁净的空气。
其实通过测试结果我们早就看出小白的CADR是远低于Blueair的,但是Blueair Pro L高达700m³/h的颗粒物CDAR值到底有多强呢?我们专门找了一间45平方米的空置会议室,对它的性能进行了一次考试,90分钟后这间会议室的PM2.5的浓度就从128μg/m³降到了5.84μg/m³以下。
而这还不是极限,Blueair Pro L 最高可以适用于84平方米的大空间,可惜果壳暂时还没有那么大的会议室…
检测:
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空气净化器的参数固然重要,但实际使用效果才是更关键的。我们天天开着空气净化器,室内空气真的变好了吗?
要想检测空气净化器的实际效果,只测出风口的数据当然是完全不够的。
空气净化器首先会净化附近的空气,但是房间内的空气一直在流动,人也会在房间的每个角落走动,所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房间的每个角落都测一测。
当整个房间都被净化了,空气净化器才能起作用。
知道了正确的检测方法还不够,专业的检测仪器同样不可或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Blueair专门为每一位用户提供了免费上门检测的服务。室外、室内、开机前、开机后、机器周围、其他房间,绝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经验丰富的检测人员还会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使用效果如何一目了然。
科技,
为美好生活服务
科技源于对未知的好奇,对极限的探索,Blueair的工程师们更希望用科技让生活更美好。通过亲自DIY空气净化器,我们也发现要想真正掌握科技、制作出优秀的产品,专业知识和专注精神缺一不可。
智能时代已经开启,Blueair也相继推出了智能APP 【Blueair Friend】和智能检测产品【Blueair Aware】,最近还推出了实景地图 “Air View by Blueair”,它就像谷歌地球一样,收录了世界各大城市的360°实景照片,并且每天都会进行数据更新,中国地区也计划在未来纳入。
未来绝不会止步于现在,Blueair联合果壳举办DIY空气净化器大赛的目的,就是想让大家开动脑筋,让科技更有意思,现在的奇思妙想在不远的将来或许就会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