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萌又珍稀的“胖哒君”大熊猫,既是中华国宝,也为全体珍稀动物代言多年。然而今年,评定全球物种濒危程度的权威机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却搞了个大新闻——大熊猫和同样来自中国的藏羚羊,濒危等级被“降级”,其中大熊猫从“濒危”降到了“易危”,比很多珍稀动物的濒危等级都要低了!
然而看看大熊猫至今仍不到2000只的野外数量、又小又分散的栖息地,再加上多年来的情感认知,许多人都不免心生疑惑:大熊猫真的已经不算“濒危动物”了吗?这样会不会影响大熊猫的保护?而且,评价一种动物是否“濒危”,又是按什么标准算的呢?
首先,这个IUCN红皮书是什么?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48年成立,是全球最大的自然保护团体,它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以下简称红皮书),列出那些生存受到威胁、有灭绝风险的物种,评估它们的灭绝风险大小,并分出濒危等级。当然这些物种也是要有所调整的,毕竟要与时俱进。
红皮书列出的物种濒危级别共有9个,依次是:灭绝(EX)、野外灭绝(EW)、极危(CR)、濒危(EN)、易危(VU)、近危(NT)、无危(LC)、数据不足(DD)、未统计(NE)。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三个级别的物种最受关注,因为已经经灭绝的物种救不回来,而这些陷入生存困境的“三危”物种,如果及时加以保护、施以援手,就还有挽救的希望。
那么到底怎么才算“濒危”,就需要看看下面几个方面:凋零速度越慢越好。和我们通常的观念不同,红皮书衡量一种动物的濒危程度,头号指标并不是看它们还剩多少只,而是看它们凋零的速度有多快。可以算一道简单的数学题:如果一种动物的野生种群数量每年减少5%,10年之后数量就跌破原先的60%,20年后只剩原先的35%了!
俗话说“救急不救穷”,越是那些种群迅速减少的物种,哪怕现存数量还不算太少,也会引起专家们的高度重视。相比之下,大熊猫在中国古代就已十分罕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数量又一直稳步增长,情况相对就没那么危急了。
举个例子:原本和大熊猫同为“濒危”级的东部大猩猩,野生种群数量是大熊猫的3倍。可是在今年大熊猫“降级”的同时,它却同时“升级”成了极危物种。
生存地盘很重要。保护一个濒危物种,关键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每种濒危动物,都依赖适宜的生态环境来觅食、求偶、繁衍后代。与此同时,它们自己也在生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与栖息地生态是存亡一体的。对大熊猫这样的大型动物来说,平均每只需要的栖息地以平方公里计,要让人类给它们留出足够的地盘实属不易。
举个例子:这些年北极冰层消融加快,让人们忧心起了北极熊的命运。截至目前,北极熊的野外数量约22000~31000头,尽管数量还不算少,但它们原本广阔的栖息地正在迅速缩小,所以也被红皮书列为易危物种。
种群数量最硬指标。要衡量一个物种的濒危程度,种群数量还是很重要。如果一种濒危动物只剩几百只、几十只,那在红皮书里估计就是比濒危还惨的“极危”级,离灭绝只一步之遥。
尽管也有一些绝境逢生、转危为安的例子,比如麋鹿、欧洲野牛、朱鹮、加州神鹰……但能得到这么多资源救助的,只能是一小部分物种,大部分濒危物种只能靠自己恢复。更重要的是,一个物种存活的数量越少,基因就越单一,面对未来的生存挑战就越脆弱。因此对于大熊猫这样还没那么稀少的物种,最好别让它们落到那一步。
举个例子:号称“万兽之王”的老虎,或许是除了大熊猫之外,人类最不想灭绝的动物之一了。即便如此,20世纪中期以来,野生虎还是数量剧减,深陷灭绝危机。具体到虎的每个亚种,就更凄惨了。
了解了关于“濒危”的知识,看了这么多令人心惊胆战的数据,难道我们人类就没有任何作为吗?已经不再濒危的动物是不是就不用受到保护了呢?这几十年来,除了大熊猫和藏羚羊在德里保护下数量有所增长迎来了“降级”,还有很多动物也被从“生死线”上抢救了回来,想了解更多的内容就买一本2016年12月的《博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