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好处已经深入人心,它是婴儿出生后最天然的食物,母亲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母乳喂养不仅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对新妈妈、家庭和社会也十分有益,促进母乳喂养已成为全球性的行动。
很多新妈妈在分娩前都会有一定的母乳喂养知识储备,也决心纯母乳喂养,但真正开始实施母乳喂养时,却发现这件事并不容易,也不如想象中美好:宝宝为什么总像是没吃饱?喂奶为什么这么疼?到底怎么才能让宝宝掌握正确的衔乳姿势?哎呀一不注意又乳腺炎了……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如果自己无法解决,又没有来自专业人士的指导和纠正的话,很多人会就此放弃母乳喂养。
因此,鼓励、支持和促进母乳喂养成为医务人员和社会的重任。想象中美好的母乳喂养,刚开始时可能困难重重,各方的支持必不可少。
最近,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USPSTF)在一些高质量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更新了关于支持母乳喂养的社区医疗干预的推荐指南,其中指出,个体化的干预措施能有效支持母乳喂养,而群体化的干预却帮助不大。也就是说,支持母乳喂养时应该量体裁衣,这样才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
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对43个评价个体化干预支持母乳喂养的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结果发现,个体化干预可以有效地支持母乳喂养,尤其是多时间点的支持方式。这个结论进一步支持了工作组的建议:在孕期及分娩后均提供支持母乳喂养的干预。工作组认为,每30个受到母乳喂养支持的妈妈中,就会有1名持续母乳喂养至6个月。社区医疗的重要任务是确定母亲在产前、围产期、产后和新生儿期均可以获得母乳喂养的培训。
与之相对的是,有9个设计良好的研究评价了群体化社区医疗干预对母乳喂养的支持,结论是群体化干预手段与任何有益的结局均无关。但有一个研究提示,正规组织的群体化干预虽然整体来说没有益处,但对于受教育水平较低的母亲是有帮助的。临床上,个体化地帮助母亲及婴儿可能比生硬地群体化干预结局更好。
来自社会的支持同样重要。工作组的研究并未涉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但研究者们已经开始注意到,政策可能是医学问题外影响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在是否继续母乳喂养的问题上,女性可能面临社会和经济的多重困扰。
在美国,1980—2000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在刚开始工作时的收入水平是同等的,但当他们开始建立家庭,女性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会持续出现。2013年美国的一个调查显示,对于孩子小于18岁的工作者,479名女性中有51%认为,作为一名工作的母亲,她们的工作发展会受到影响,而561名男性中仅有16%的人认为会受影响。
重返工作岗位并不意味着母乳喂养的中断,吸出并妥善保存母乳,可以让孩子更长时间享受母乳的好处,也给了新妈妈更大的自由。当社区医疗支持母乳喂养成功后,女性实际上持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那么就需要普及积极的鼓励政策。当母亲与婴儿分开时,可以将母乳吸出,这样女性有可能保持母乳喂养的同时返回工作岗位,也增加了父亲带孩子的可能性。
工作单位要为哺乳的女性提供专门的房间,政府机构制定政策时一定要考虑社会因素对于母乳喂养的影响。
不要让“纯”母乳喂养带来危害。无论是多么优秀的干预手段,都要注意不良事件的发生。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也试图评价社区医疗支持母乳喂养的不良事件,但是仅有2个研究是报道不良事件的,而且都仅关注了母亲方面,证据很有限,婴儿方面更是证据不足,这提示我们应当进一步展开研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尚有争议的问题:是否建议母亲避免喂食母乳以外的食物。建议母亲避免为新生儿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或饮品,是很普遍的社区医疗干预措施。但是与此相关的3个随机对照研究均提示,避免添加其他食物的建议,对延长母乳喂养时间或改善母乳喂养结局均没有益处。并没有证据显示新生儿出生后的纯母乳喂养可以改善母乳喂养的持续时间,因为出生后的纯母乳喂养也有潜在的危险。
为了保证绝对的纯母乳喂养,不少妈妈会严格拒绝喂食婴儿母乳以外的食物,但个别情况下,这会影响新生儿的健康,也会给妈妈带来过大压力。由于一些女性在分娩后4—7天可能没有泌乳或奶量较少,那么坚持在这头几天纯母乳喂养,可能会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黄疸)、脱水甚至再次入院的几率。尽管这些情况一般比较轻微而且容易快速纠正,但发生率却很高。
在美国,新生儿生后1周内再入院率为1%—2%,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再入院率则会增加一倍。
如果建议避免喂养母乳以外的食物并不能有效支持母乳喂养,那么在不减少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建议,以减少新生儿发病率并且改善高发病率的患儿结局。个体化临床评价要比简单生硬地规定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更加有价值。
中国的母乳妈妈需要什么样的支持。在中国,爱婴运动在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目前全国有爱婴医院7000多家。按照爱婴医院的十条标准,医务人员利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和帮助产妇实施母乳喂养,但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母乳喂养成功率并未达到预期。
按照WHO建议,纯母乳喂养应该自出生后到婴儿6个月,之后在合理添加辅食的基础上再继续母乳喂养到婴儿2岁及以上。2010年在中国中西部12个省的调查资料显示,6个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8.9%,婴儿1岁时仍坚持母乳喂养的占41.8%,到2岁时下降到11.5%,这与《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中“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达5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比照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的建议,要让更多中国的宝宝和新妈妈享受到母乳喂养的好处,需要来自各方面的协力支持。首先是妈妈自身的努力。她们对母乳喂养的态度、自信心以及相关知识储备对于母乳喂养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在分娩后最初几日,很多人往往主观认为乳汁分泌不足而选择为新生儿添加配方奶。另外,剖宫产产妇由于手术后体位受限以及药物作用等,会导致延迟泌乳;乳房有问题的产妇,如乳头短平或者凹陷等哺乳困难,也容易选择为婴儿添加配方奶。一旦在添加配方奶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加奶技巧,会使婴儿出现乳头错觉,造成母乳喂养困难和失败。
因此,妈妈们需要事先储备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了解预防上边这些问题的正确方法,树立信心,遇到问题向专业人士和母乳喂养成功的“前辈”请教和学习。孕期和分娩期间,孕产妇和家属接触最多的是产科和儿科的医务人员,他们对母乳喂养的态度和相关知识技能的传授,会提升新妈妈母乳喂养的自信心。
在孕期就应该开始对孕妇及婴儿护理者给予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使孕妇提早做好喂养方式的决定,同时也要让婴儿的护理者知道母乳喂养对母婴的好处,起到支持和配合作用。
目前大多数有产科的医院都开展了孕期的母乳喂养教育,但多局限于理论。光有理论还远远不够,还应该给予具体技能的个体化传授和辅导。分娩后,尤其是产后最初阶段,是最容易出现各种母乳喂养问题的阶段,应该给予产妇持续的、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解决问题,使母乳喂养纳入正轨。目前,各医院产科床位紧张,产妇分娩住院时间非常短,出院后的继续支持就显得更为重要。
来自医务人员的持续支持和指导对母乳妈妈非常有帮助。母乳喂养不仅是正常的新生儿需要,对于早产儿和患病儿来说,母乳喂养能够提高患儿的抵抗力,加速疾病康复。由于婴儿早产、患病或畸形等而母婴分离的产妇,在母乳喂养方面存在更多的困难,需要额外的指导和帮助。在社会支持方面,妈妈们需要周围的人给予支持,也需要相关政策逐步改进。
部分新妈妈认为上班后哺乳不方便,很快就放弃了继续母乳喂养,因此,纯母乳喂养至6个月很难实现。工作场所应当为哺乳妈妈提供方便,建立哺乳房间、设置冰箱并提供时间,方便她们哺乳和挤奶;来自媒体的支持也不可忽视,媒体应广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和人工喂养的风险,减少奶粉广告的宣传,使民众了解母乳喂养对母婴、家庭和社会的益处,大家共同支持母乳喂养。
总结来说,对于母乳喂养,个体化干预是更为有效的,即使是非常正规的组织或医院进行的群体化干预,也不如个体化干预效果明显。为了更好地改善母乳喂养,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应当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