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作家张立珩:中美教育的四点差异

作者: 韩琨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6-12-09

旅美作家张立珩通过自身经历,对比和概括了中国和美国教育的四点主要差异:趋同性与趋异性、举轻若重与举重若轻、实用导向与兴趣导向、取得成功与获取幸福。她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的。

张立珩,美籍华人,现居北京,职业投资人、作家,而她的另一个身份则是北京大学工学院院长张东晓的妻子。二十多年来,养育了两个孩子的张立珩既是中国教育的亲历者,也在儿女的成长过程中近距离观察过美式教育。2011年夏天回国定居后,张立珩在生活中接触过许多家长,深感当前在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冲击下,家长们对子女教育的焦虑和迷茫。她结合自身经历,对中国和美国教育的差异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对比和概括。

通过分享这些思考,张立珩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发更深层的思考和探究。同时,她一再强调,教育方式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因此,对孩子个体最适合的教育方式才是最好和最有效的。”

对于中美教育方式的差异,张立珩的诠释是美式教育倾向于培养个性化的学生,而中式教育则恰恰相反:倾向于培养同质化的学生。除此之外,中式教育的设计基本上是以培养精英为目的,但往往并不适合大多数学生。

“所谓的趋同,最直观的体现是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都要求有标准答案。比如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考试要求学生的答案要符合标准才可以得分。但我们都明白,文学作品的解读应当有各种各样的角度、方向,否则就是在抹杀孩子的个性和灵气。”她说。

关于中美教育的第二个不同点,张立珩用两个词来概括:“举轻若重 vs. 举重若轻”。听起来比较抽象,但她认为,这一点在塑造孩子人格和价值观的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这主要是从家长的角度而言,”她进一步解释道,“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感觉是如临大敌、小心翼翼。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受到一些陈旧的、不科学的观念的影响,因此设立了许多的条条框框,有很多的‘不许、不可以’,例如怕孩子冷,怕孩子热,怕孩子摔跤等等,所以很多东西都不让孩子去尝试”。

张立珩直言,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可谓“名不虚传”,“比如,我们看见一种果实或一朵花,会情不自禁地想它能不能吃、是否有药用价值等等。”在她看来,教育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中国父母为孩子选择的领域或方向一定要工作稳定、收入高,而很少考虑孩子的兴趣。但她强调:“虽然我们有共识——如果想在某个领域成功,必须是兴趣的驱使加上持续不断的努力。

但是这个世界上能够纯粹凭兴趣谋生的人应该为数不多,绝大多数的人,还是需要一份平凡的工作来养家糊口。所以,通过重复的训练和强化来掌握一项技能依然很有必要。”

关于中美教育特点的最后一组比较,是张立珩在儿女年幼时为他们读故事书的过程中体味到的。“当时,我母亲从国内来美国陪我,带了许多国内的故事书来。晚间读故事给孩子们时,我忽然体会到,在童书中就已经体现了中美教育理念的截然不同之处。”张立珩回忆道。

“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故事就是《狼来了》,”张立珩总结道,“狼吃羊”这一类主题的故事,几乎贯穿于我国几十年的教育传统中。她说:“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接受的教育是这样,即便到了现在,近些年的动画片,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依然没有摆脱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在这背后存在的是一种仇恨和不安全感。”

UUID: 881ae3ff-bef4-47e5-b1df-f5000a05c639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5-2016年/2016-12-09_旅美作家张立珩:中美教育的四点差异.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52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