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是枚象形字,古有言:在木曰果,在草曰瓜。瓜的篆字便很形象的“画”出一只结在藤上的瓜,中间是地上圆圆的瓜,而柔软的藤蔓绕瓜而生,于是中国人只要是长在纤柔藤上的果实都称做“瓜”。中国本土自古产的“瓜类”不多,能吃者亦为甚少,如今餐桌上的各种瓜类大多是从四面八方引种而来,在这些瓜的名字中,这东西南北的称号便是各显其宗了。
“东瓜”的名号虽然没有,但是产自我们大东亚的冬瓜可以暂时顶替一下。来自西边非洲的西瓜不用讲,夏天不吃西瓜怎么能叫过夏?至于南瓜和北瓜么,它们都来自遥远的美洲。南瓜明天见,今天就说说北瓜。
北瓜是什么玩意?这个如今只存在于方言中的北瓜,很多人不识它真身。其实北瓜和以吃嫩果著称的西葫芦、蒸着吃煮着吃都美味的南瓜同属南瓜家族。
人类栽培的南瓜属植物一共有五种,分别是南瓜、西葫芦(美洲南瓜)、笋瓜(北瓜)、黑子南瓜、灰子南瓜,而前三种是世界栽培南瓜的主要种。我们之前谈到过西葫芦,因为它要么嫩着吃果,要么长得奇形怪状,在南瓜三剑客里属于有“思想”有“内涵”的主,而北瓜和南瓜两个则是——不是双胞胎也硬要整成双胞胎的“平庸之辈”。
北瓜,印度瓜还是南美瓜?
早期研究南瓜属的分类学家曾经把三种栽培南瓜属植物起了这么一套名字:中国南瓜(南瓜)、印度南瓜(笋瓜)、美洲南瓜(西葫芦)。这源于当时人们一直以为南瓜来自中国,北瓜来自印度。究其原因,是在亚洲东部和印度都有不少南瓜和北瓜的野生种群。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欧洲人从新大陆向旧大陆带回很多新奇食物,马铃薯、番茄、玉米这些不讲,单单南瓜属就带出三个物种,而这些瓜们并不老实,仰仗其在美洲奇葩环境下练就的一身功夫,它们逃出餐桌,在广大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生根发芽,让人搞不清它们到底来自哪里。现在已经由考古发掘证明了南瓜属植物全部源自美洲。
南瓜北瓜怎么分?北瓜和南瓜非常相似,植株也好、花也好,甚至果实不仔细看,都不容易发现区别。
其实南瓜和北瓜的区别主要在果实:南瓜瓜柄有明显的五楞,而北瓜的是圆的,在瓜柄和瓜连接的地方,南瓜会肿胀成帽,而北瓜则干干净净。南瓜瓜顶是花脱落的一个碗口疤,而北瓜则只是一个小圆点,或者仅是柱头和花萼萎缩形成的一个环圈。于是北瓜和南瓜就这么没羞没臊地混在一起,从东南亚一路北上来到中国。虽然形态上南瓜北瓜差别不大,但习性有很大差距。
出生在墨西哥的南瓜,耐热耐旱也不怕雨季,于是南瓜在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生长良好,但是到了干旱寒冷的黄土高原,南瓜就会出现座果率低,产量变小的退化。此时出生在安迪斯山脉的北瓜就表现良好,尤其是在低温和温差高的环境,北瓜依然可以生长迅速大量结果。人们根据它们生长习性的差异,终于定名一个叫南瓜一个叫北瓜。
但北瓜的名字并没有像南瓜那样简单,北瓜在各地名字异常混乱,玉瓜、筍瓜、笋瓜、大瓜等都是它的名字。尤其在一些地方,因为西葫芦的分布范围与北瓜相仿,而且两者瓜型又较为近似,于是也会把西葫芦叫做北瓜。混乱的形状和混乱的名字,使得人们很难区分三者,于是在1988年颁布的国家标准GB 8854-1988《蔬菜名称(一)》中便采用“笋瓜”作为北瓜的正式名称。
既然国家标准定了北瓜的官方名字叫做笋瓜,那我们就按照标准来。作为“属长”的西葫芦堪称“南瓜届”老大,但那是人定的事情,其实南瓜家的老大应该是笋瓜。从笋瓜的学名(Cucurbita maxima)我们就能看出,这货肯定是个巨无霸。没错,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世界种南瓜比赛吧,那种可以生长成一辆QQ那么大的“南瓜”其实是笋瓜,因为只有笋瓜才有生长到那么大的天赋。
不过那种笋瓜已经没有吃的价值,瓜皮和瓜肉已经开始纤维化,不然怎么能撑得住那么大的身板。而这巨型的笋瓜只是人类培育的玩物而已。
说了这么多,又到了我们的吃货时间。南瓜好吃么?很多人都会觉得好吃,我也这么认为。那笋瓜好吃么?当然好吃,因为它的基本形态、口味和南瓜基本一致,比如金黄的果肉和面甜可口的口感都非常相似。不过笋瓜和南瓜有些许差别,那就是笋瓜的外皮很厚,而南瓜的略薄。
南瓜有薄皮的品种可以连皮吃掉,而笋瓜想也别想。不过笋瓜喜欢在有温差的地方生长,它的很多品种都要比南瓜甜很多。对于笋瓜,我的吃法从来都是简单粗暴没理想。作为吃瓜群众,懒汉的料理方法就是怎么简单怎么来,拿刀劈成数块,连皮也不削直接扔蒸锅里蒸熟就可以啃,只是啃完了嘴和脸都会变黄罢了。至于怎么精挑细选地吃笋瓜,我们可以参照明天的南瓜来嘛。然而糙汉还是有情怀的,我推荐大家一款简单好喝的笋瓜/南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