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四座山峰组成的屏障守护着身后的天府之国。传说,天帝曾在其中一座叫大峨的山中,向轩辕黄帝传授仁德之术,于是后人依山势高低,把其余三座山峰唤作二峨、三峨和四峨。后来,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载:“大峨、二峨卧若眉黛”,峨眉山因此得名。
峨眉山历史悠久,除了是自古以来的礼佛之地,还有不少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著名诗篇。这些诗篇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是能让大家了解下峨眉山上的著名景点。
东汉初年,一位采药人因为追逐小鹿,来到峨眉山顶附近,惊奇地发现云海中浮现七彩光环,光环中还隐约有人影。人们认为这是神明现身,便在山中修建仙堂,供奉神明。由于当时屋顶全部铺了银子做的瓦片,人们称这里为“银顶”。后来,又有富豪捐资,把银瓦换成金瓦,银顶也就此改名为“金顶”。
千百年来,无数人登上金顶,只为从七彩光芒中一睹神仙尊容,诗仙李白也在其中。公元720年,20岁的李白第一次来到峨眉山,借宿在普贤寺(如今的万年寺)内,与寺中的住持广浚聊得很是开心。受广浚和尚指引,李白多次来到峨眉金顶,希望与宝光中的神仙通灵,并作诗抒发自己的感受。如今,李白的诗句“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白话翻译: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很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成为每个导游介绍峨眉山开场白。
其实,“宝光”只是日光呈一定角度照射在云层上产生的大气衍射现象,又名“华”。在晴朗的日子里,当人站在海拔3077米的峨眉金顶之上,前有茫茫云海,后有阳光照射,就很容易出现这种衍射现象,产生映有人影的七彩光环,使人感觉飘飘“遇仙”,妙不可言。
随着人们掌握了峨眉山的气象规律,守候“宝光”出现已是有迹可循的。按季节的变化,几乎每个晴天的晨昏两个时间段都有可能可以见到“宝光”,所以千万不要被忽悠。
峨眉山原本就处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再加上山高谷深,雾与雨在这里总是相伴出现。号称唐代“隐居界”的权威王维就非常喜爱峨眉山中的雨雾,认为它能净化心中的凡尘。
诗佛王维与诗仙李白,虽处于同一个时代,却从未见过面。拜读李白的《登峨眉山》后,王维渴望与李白能在峨眉山相聚。“禅院云烟没,李白不可期”王维怅惘地感叹,佛寺里的云雾影影绰绰,却不可能等得到李白啊。不过,虽然两位伟大诗人的会面并未实现,诗仙李白的身影却永远留在了王维的诗篇中。
雷洞坪隐没在峨眉山腰的森林中,王维诗中的云烟,在此最为常见。传说这里是雷公的洞府。后人修建的雷神庙内,竖有一面禁声铁碑,警示路人切勿喧哗,以免惊扰雷公,出现风雨暴作。雷洞坪内种满了苍劲的松柏,下方就是陡峭的岩壁,空灵的雾气在山壑间瞬息万变。传说雷洞坪壁下还有72个岩洞,女娲炼石、伏羲悟道、鬼谷子著书都是在这些岩洞里进行的。
仙山中生长的草木,似乎也沾有仙气。峨眉山中生有多种野生草药:何首乌、虫白蜡、天麻……从东汉开始,就有不少隐士在这里采药炼丹。唐朝的“药王”孙思邈是当时名声显赫的道士,他看中峨眉山中的仙灵之气,于是辞去高官厚禄,专心在这里采药炼丹写书。26年的隐居生活中,孙思邈借鉴《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写出著名的《千金方》。山南牛心寺后的药王洞,就是他当年隐居的地方。
五百年后,苏轼在晚年回乡祭父时,初访峨眉山。山中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在他看来,都带有几分灵性,特别是时常出没的猿猴,还能通达人性。据古书记载,猿猴常常用山中的野果换取苏轼携带的食品。游览到牛心寺后的药王洞,苏轼看见洞壁颜色像黄土一样,周围草木不生,以为从孙思邈离去后,这个地方的仙气全部消散了,于是题诗怀念。“自为天仙足官府,不应尸解坐虻虫。
”苏轼感慨说先生你应该得道升仙了啊,而不是化为虻虫的食物;这个地方为何仙气消散了呢?其实,苏轼眼中的惨状,都是“药王”在此炼丹时,配方中的雄黄熏蒸所致,苏轼可以说是白白伤感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