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亮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

作者: 叶水送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6-10-18

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谢晓亮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他在单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医学光学成像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在单细胞测序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成为国际上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

谢晓亮在2015年获得孟德尔奖的照片。美国当地时间10月17日,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谢晓亮,当选为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此前,谢晓亮曾于2011年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由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美国国家工程院(NAE)以及美国国家医学院(IOM)三院组成,美国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医学院院士,代表了这三个领域的最高荣誉。此前华人学者钱煦是唯一一位华人三院院士。

谢晓亮此次成为美国“两院院士”,在华人学者中亦属少有。目前,谢晓亮为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目前美国国家医学院共拥有1947名院士,146名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主席Victor Dzau表示,“新当选的院士在美国以及全球的医疗健康领域拥有杰出的贡献,他们的专业知识能够让我们更好应对健康挑战以及为人类的健康、科学以及医疗服务”。

谢晓亮,1962年出生于北大化学系世家,他父亲谢有畅教授与母亲杨骏英教授皆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教授。他在北大附小和北大附中度过小学与中学阶段,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1990年获得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博士学位,1999年成为哈佛大学的正教授,近年来兼任北京大学教授。谢晓亮教授在单分子生物物理和生物医学光学成像领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一位接近谢晓亮的北大学者表示,“谢晓亮当选美国医学院院士,我很高兴,因为这主要是他最近在国内做的工作,特别是单细胞测序方面的医学应用,得到了很重要的结果和承认,加上之前他的成像方面的工作,在医学成像上,开始有了应用。”在谢晓亮众多出色的科研工作中,2012年,其在美国顶级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单细胞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技术(MALBAC),使得单细胞精准测序变得可能,引人关注。

两年之后,谢晓亮与汤富酬、乔杰等学者,将MALBAC技术应用于临床,2014年9月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的单基因遗传病筛查试管婴儿在北大三院诞生,成为当年国内最重要的科学突破之一。MALBAC技术从提出到实践,仅仅只有两年时间,让我国产前诊断技术方面,赢得了国际声誉。

2015年,谢晓亮因此项重要发现以及之前的科研成就与斯坦福大学教授Karl Deisseroth共同分享阿尔伯尼生物医学奖,成为该奖项的首位华人获得者。

UUID: 14a84460-79cb-41d3-81ce-95c4e90654c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5-2016年/2016-10-18_谢晓亮当选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快讯.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