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的“小李子”,陪跑30年终获奖

作者: 赵亚杰

来源: 知识分子

发布日期: 2016-10-14

本文讲述了多位科学家在获得诺贝尔奖前经历了多次提名和漫长等待的故事,包括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朱尔·博尔代、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和奥托·施特恩,以及卡尔·米勒和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这两个从成果公开到获奖时间间隔最短的科学家。

10月7日,《知识分子》在《155次!诺奖史上陪跑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一文中讲述了“那些多次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却从未得奖的科学家”的故事。其实很多诺奖得主并非一蹴而就,也是经历了很多次提名才终获垂青。正如美国影星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20多年间被奥斯卡提名四次均与之失之交臂,终于在今年凭借电影《荒野猎人》获得最佳男主角一样,这些科学家堪称科学界的“小李子”。

在此,我们特整理出在1901年到1965年间被诺奖提名次数最多的五位自然领域诺奖得主,向所有默默埋头科研、无畏“冷板凳”的科学家致敬。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奖)到1965年的65年间,共有17899人次被提名诺奖,其中2656人次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2811人次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5109人次被提名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3003人次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4320人次被提名诺贝尔奖和平奖。

在这些被提名者中,有人不只一次得奖,更有一些人陪跑数十年、被提名近百次仍旧没有得奖,而那些最终获奖的科学家中,有人被提名数次即得奖,也有人曾在30年间被提名上百次。

1. 神经研究的先驱: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

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Sir Charles Scott Sherrington,1857年11月27日-1952年3月4日),皇家学会会长、英国神经生理学家、组织学家、细菌学家和病理学家。

谢灵顿不仅在生理学和神经系统科学方面做出了大量贡献,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也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学生,其中包括三名诺贝尔奖得主,分别是约翰·卡鲁·埃克尔斯(Sir John Carew Eccles)、拉格纳·格拉尼特(Ragnar Arthur Granit)以及霍华德·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

其教育哲学可以从他阐释“牛津大学真正作用”的访谈中得窥一斑:“数百年来,我们认为已经在牛津学会了如何教授已有的知识。但现在,随着科研活动的不断高涨,我们不能单纯教授已有的知识,而是必须学会去传授一种对未知世界不懈探索的精神。这可能也需要数百年的时间,但我们无法,也不希望逃避这一新的挑战。”1902年到1932年间,谢灵顿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31次。

1932年,他和埃德加·阿德里安一起因“关于神经功能方面的发现”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 有机合成领域的奠基人: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

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Robert Burns Woodward,1917年4月10日-1979年7月8日),美国有机化学家,现代有机合成领域的奠基人,对复杂天然产物分子合成以及其结构的阐明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伍德沃德合成了许多复杂的自然产物,包括奎宁、胆固醇、可的松、马钱子碱、麦角酸、利血平、叶绿素、头孢氨素和秋水仙碱等。通过合成这些天然产物,伍德沃德开创了有机合成的新纪元——“伍德沃德时代”,即利用物理有机化学方法为自然产物设计精密的合成计划,并准确应用,这些产物就可以被合成。

此前,很多产物都曾被认为是在实验室中无法合成的,因而伍德沃德合成的这些产物被其同行称为杰作,其中合成利血平和马钱子碱是有机合成领域的里程碑。1946年到1965年间,他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131次。1965年,由于“在有机物合成方面的成就”,伍德沃德荣获诺贝尔化学奖。

3. 百日咳菌的命名人:朱尔·博尔代

朱尔·博尔代(Jules Bordet,1870年6月13日-1961年4月6日)出生于比利时的苏瓦尼,是一位免疫学家与微生物学家。博尔代于1892年毕业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并取得了医学博士学位,1894年前往巴黎进入巴斯德研究所工作,1901年他返回比利时建立了巴斯德研究所布鲁塞尔分部。

博尔代早期研究发现抗菌血清中含有两种活物质,一种在免疫之前就存在,即补体;另一种特定的抗体是由疫苗产生的,因此他发明了一种通过血清来辨别细菌的方法。此外,他对凝固素以及过敏性毒药构成的认识做出了重要贡献。1906年他与Gengou发现了百日咳杆菌(B.pertussis), 百日咳博德特氏菌(Bordetella)即由他命名。

因为在免疫领域作出的诸多贡献,博尔代被称为免疫领域中伟大的倡导者及践行者。1901年到1920年间,他被提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15次。1919年,由于“他在免疫相关领域的发现”,朱尔·博尔代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4. 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提出者: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

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Walther Hermann Nernst,1864年6月25日-1941年11月18日)德国化学家。能斯特促进了现代物理化学的确立,对电化学、热力学、固态化学及光化学都有所贡献,并提出了能斯特方程。1905年,能斯特确立了一种新理论,他称之为“新热定理”,也就是后来的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三定律是热力学的四条基本定律之一,表述的是热力学系统的熵在温度趋近于绝对零度时趋于定值,而对于完整晶体,这个定值为零。1911年到1921年间,他被提名诺贝尔化学奖和物理奖86次。1920年,为表彰其为热力学所做的工作,瓦尔特·赫尔曼·能斯特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5. 质子磁矩的发现者:奥托·施特恩

奥托·施特恩(Otto Stern,1888年2月17日-1969年8月17日),德裔美国核物理学家及实验物理学家。施特恩早期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统计热力学以及量子理论,并发表了众多重要的论文。1919年后,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实验物理当中,改进并应用的分子束方法早期是为了用实验验证气体速率分布的麦克斯韦定律,后被证明是探索分子、原子以及原子核性质的有力工具。

1922年施特恩同瓦尔特·盖拉赫合作进行了“磁场对磁矩的作用力使原子发生偏转”的施特恩-盖拉赫实验,而后又测量了包括质子在内的亚原子粒子的磁矩。1925年到1945年间,他被提名诺贝尔物理学奖82次。1943年,因“发展了核物理研究中的分子束方法并发现了质子磁矩”,同时因为合作者施特恩-盖拉赫已经成为了纳粹科学家,所以施特恩单独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6. 获得诺奖最快的科学家

与那些研究成果与获奖时间间隔十几年甚至30年的诺奖得主相比,卡尔·米勒及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可谓“速战速决”。1986年6月,在IBM位于瑞士苏黎世的研究实验室工作的卡尔·米勒(K. Alexander Müller)及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J. Georg Bednorz)正在探索一种新陶瓷材料的超导性。

贝德诺尔茨在实验中发现了一种镧和铜氧化物的掺钡化合物,在临近35K(−238.2 °C)时,其电阻降为0。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Zeitschrift für Physik B, Vol. 64, p. 189-193,题为Possible high Tc superconductivity in the Ba-La-Cu-O system,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在实验中发现了铜氧化物超导体。

其结果很快被多家实验室所验证,这项突破性的成果也驱动了很多超导体的发现。一年后的1987年,当时只有37岁的约翰内斯·贝德诺尔茨与卡尔·米勒共同因“陶瓷材料超导性发现的重大突破”而获得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也成为了迄今为止从成果公开到获得诺贝尔奖时间间隔最短的科学家。

UUID: eca623ab-b666-4793-864f-49aa7ca7e15f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知识分子公众号-pdf2txt/2015-2016年/2016-10-14_诺贝尔奖的“小李子”,陪跑30年终获奖.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85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