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是寒露节气期间的节日。重阳之名源于古人对数字阴阳属性的神秘解释。在古人看来,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为两阳相合,因此称“重阳”,也称“重九”。作为古人生活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汉代之前的九月初九并非吉日,而是“恶日”。在古人看来,九九重阳意味着阳气已达极盛,凡事盛极而衰,这是不吉利的象征,因此有九月初九为“恶日”之说。
为了避开所谓的恶日,古人在这天要登高野宴,希望远离日常生活的空间以躲避灾祸,这是由直接的生活经验推衍出的避害方式。南朝梁人吴均《续齐谐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汝南人桓景随方士费长房学道,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初九他家要有灾厄,让他的家人缝制布囊,装上茱萸,系在手臂上,然后离开居所,到郊外登高、饮菊花酒,可以消解灾祸。桓景按照费长房的吩咐去做了。
傍晚一家人回来,见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费长房说这是牲畜代人受过了。在故事的最后,吴均说“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九月初九由“恶日”转变为“吉日”出现在魏晋之际。魏文帝曹丕对数字“九”做了全新的解释:“九日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以“九九”寓意“久久”,突出了九月初九“祈寿、祈福”的意味。
东晋道学家葛洪在《西京杂记》中也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唐朝时,重阳节被正式定为节日。此后,重阳节作为祈愿长寿的节日传承至后世,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食重阳糕也成了重阳节的主要节俗。作为重阳节的节俗之物,“茱萸随处皆生,木高丈余,皮青绿色。叶似椿而阔厚,色青紫。茎间有刺,三月开红紫细花。其实结于枝梢,累累成簇而无核,嫩时微黄,至熟则深紫,味辛辣如椒”。
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说,茱萸九月初九日“气烈成熟”,折茱萸插在头上,可以辟恶气、御初寒;除此之外,在古人看来,佩茱萸于臂、悬茱萸于屋,也同样有辟恶、驱邪的功效;同时,把茱萸栽种在井侧河旁,叶子落于其间,人们饮用了浸泡过茱萸的水,则永远不得瘟疫;在人们居所的东边种上白杨、茱萸,可以益寿除害,等等。菊古作“鞠”“蘜”,又有“节华”“女华”“阴成”“更生”“金蕊”等诸多别称。
在古人的描述中,菊花一年四季皆有,以开于秋冬者为正,以色黄者为贵。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菊“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自本至末,罔不有功”。在仙道方家的眼中,菊花更是延寿客、不老草,因此人们赏菊、咏菊、采菊,饮菊花茶、菊花酒。菊花酒也称“菊酒”,按《西京杂记》中的说法,在菊花开放时,采其茎叶,杂黍米酿成的酒为菊花酒。
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提供了另一个版本的菊花酒的酿造过程:“以九月菊花盛开时,拣黄菊嗅之香、尝之甘者摘下,晒干。每清酒一斗,用菊花头二两,生绢袋盛之,悬于酒面上,约离一指高。蜜封瓶口。经宿,去花袋。其味有菊花香又甘美。”重阳糕也称“花糕”“菊花糕”,其前身称“蓬饵”,是一种用蓬草加黍米或秫米合蒸而成的荐新、尝新之物,南北朝时逐渐成为节令食品。
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了宋代重阳糕的式样:“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又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清代北京地区的重阳糕有两种形式:复杂一点的用糖麦制作而成,有两三重的夹层,中间夹有细果;简单一点的只是蒸饼之上缀以枣栗。
在后世,作为重阳节的主要节俗食品,重阳糕又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人们借“糕”谐“高”,以重阳糕寄寓“步步登高”;在花糕上粘上几枚小鹿,以“鹿”寓“禄”,又曰“食禄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