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卓华,在底特律韦恩州立大学的实验室。这是一个关于“最先发表或籍籍无名(the first to publish or unknown)”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名华人科学家,他2004年做出了一个重要发现,将光敏蛋白表达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上,让这些细胞获得感光能力。这个发现意义重大,它在神经科学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包括对治疗失明、帕金森氏病、慢性疼痛等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它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光遗传学技术。然而,他关于这一发现的论文在2004年底和2005年初分别被学术期刊拒绝。更残酷的是,他被抢发了。2005年8月,斯坦福大学的一个小组发表了光遗传学技术的论文,而且是发在一个曾拒绝过他文章的期刊。斯坦福大学的两名作者因而名声大噪,成为世人眼中的科学明星,赢得无数荣誉与奖金,甚至有人说他们将来必定会得诺尔尔奖。
而故事的主人公,虽在一年之后终将论文发表,却鲜有人了解他才是最先发现的那个人。“如果我们的论文在他们之前发表,这个故事可能会不同。我们也许会得到更多的认可。”他说。让他感到庆幸的是,“即使是现在,我们治疗失明的临床研究仍然领先于他人”。今天,这个故事由于美国媒体STAT的报道走到大众的眼前,潘卓华的名字才被更多人所知。
当《知识分子》联系到潘卓华的博士后陆绮,表示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故事的意愿时,潘卓华通过陆绮转达说,STAT的文章已经阐述了全部事实,他不想继续扩大这件事情。《知识分子》获STAT授权翻译并转载原文报道,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位华人科学家以及他对光遗传学技术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