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9日,“未来论坛”主办的第一届未来科学大奖将公布获奖名单。未来科学大奖作为一项民间发起的奖励,旨在奖励在大中华区取得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未来科学大奖的捐赠人和科学家委员会的成员汇聚了一众中国最顶尖的商界和科学界精英人物,因其格调之高,奖金之巨,而备受外界瞩目。
在大奖公布前夕,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席教授高西庆,作为未来科学大奖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特别解释了外界所关心的“未来科学大奖”如何形成公信力的问题。
我们对社会里的每一个领域都会有评价,有一些评价是口碑性的,未来科学大奖是多领域的结合。现在,国内外的奖项有很多,所以对于未来科学大奖而言,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做到公信?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机制。只要机制做得好了,公正和公平就是可以做到的。
至于公开,我认为公信力的建立并不是非要公开。因为一个特定的评价标准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不是大多数人都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科学领域。我们要建立一个机制,用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办法或者程序来选举。
至于选举出来的人大家是否都接受,这是见仁见智的。所以我们在讨论评选规则的过程中十分小心,比如如何提名?未来论坛科学家委员会中有九个人,他们很多人都有资格获得这个大奖,但他们都自愿放弃了。因为我们有规定,在你任职科学家委员期间和退出之后的两年之内,都是没有权利获奖的。他们是纯粹为了科学这件事来做公益事业,这是非常高尚的。同时也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来解决大多数人对于公平、公正的担心。
除此以外,我们考虑到在中国,人的亲情关系比西方更重。为此,我们做出了各种规定。比如我们讨论“利益冲突”的定义是什么?亲属关系怎么定义?面对自己的学生应该如何回避利益冲突?我们都会一一作出规定,让评选的结果令大多人认为它是符合公平、公正原则的,是值得信赖的。
我是社会科学领域的,我深知任何一个东西想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是不可能的,想让大家的思想保持一致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了,所以我们用规则的方式尽可能使最多的人感受到这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并且愿意一起去做。
在法律上,有两个概念非常重要,一个叫程序正义,一个叫实质正义。一般人都认为实质正义更重要,但实际上,所有的人对实质正义的看法都不一样,是非常难统一的。
举例来说,就科学评奖来说,所谓的实质正义是要选出全世界最好的,而且将来也对世界产生好处的科学家,但是没有人可以保证这一点,也不可能全世界所有人都认同。不管在座的各位在自己的领域有多么地熟悉和了解,也是不可能保证的,这就回到了另一点程序正义。
实质正义,100个人有100个不同的看法,如果保证100个人最多实质上的正义,那么就先要建立程序正义,这是法律最主要的概念,程序正义比实质正义更重要,通过程序正义来最大程度的实现实质正义。
我们制定出规则来,保证用量化的方式来确定规则,使得尽可能多的人在规则上、在程序上取得一致意见。比如有人说,这个人跟评委关系太密切了,那么我们就有什么样的规则来规避。
当然,现阶段我们参照诺贝尔奖、图灵奖的规则来界定。但这需要时间来慢慢地让它更加完善。而我想说的是我们真心希望可以让全社会的年轻一代能够投身于科学、喜欢科学、走进科学。希望未来科学大奖可以如宣传片中徐小平所说过的,一百年以后可以跟诺贝尔比肩。这需要大家正能量地宣传、积极地支持,实现整个社会都爱科学的一种风尚。在今后的几十年,中国一定会非常迅速地登上世界科技发展的顶峰,至少“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