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是谁?广寒在哪?中秋怎么来?

作者: 清洁工

来源: 果壳网

发布日期: 2016-09-15

本文详细探讨了中秋节的起源、月饼的历史以及嫦娥的故事,揭示了这些传统习俗背后的文化演变和历史背景。

中秋节,吃月饼、盼团圆、赏满月、脑补嫦娥,这似乎是中国人在过中秋节时从来如此,理所当然的文化习惯。但是,你能想象吗?先秦时期就有了如今我们熟悉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在初盛唐时,关于中秋的记载就已经初见端倪;而月饼却直到明朝才产生?这些看似成套的“传统习惯”,其实有着完全不同的文化来源和长达2000年的时间差距。

过中秋,赏明月,吃月饼,今天这一成套的中秋传统,其实并不是同时形成的。

中秋节,你从哪里来?

“中秋”,或称“仲秋”,本来是八月的别称。《左传》时代的历法按月份分配季节,从正月开始算春季,每个季节包括三个月。人们分别把孟、仲、季三个字按字辈排行的习惯加到季节名称的前面,这样就形成了月份的一种别称,比如一月就叫孟春,六月叫季夏,而八月就叫仲秋了。

在《左传》时代以后的几百年里,寒食、重阳、七夕、端午、上元等我们今天熟悉的传统节日陆续破壳,但中秋却一直只是一个安安静静的月份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一直到了唐代,中秋节才终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在初、盛唐时期,已经出现了一些与中秋有关的零星而模糊的记载。比如《全唐诗》里就收录了李峤的《中秋月二首》,明确地把“中秋”和月并列在了一起。但一直要到中唐时期以后,有关中秋的文本才开始大量涌现。这一时期也终于出现了许多比较明确地体现了中秋已经成节的例子。其中后人最常引用的大概就是著名诗人王建的那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了。

诗中明确体现了十五夜望月思乡的风俗,这与我们今天熟悉的中秋节有着确定无疑的继承关系。这首诗虽然只说当天是“十五夜”,没有提及是几月十五,但诗句中恰好出现了“桂花”这一意象,我们可以由此推知此处的“十五夜”已不再是之前诗人们经常提到的正月十五的上元夜;而诗句中“人尽望”三个字又证明在当时赏月思乡也并不是王建一个人的习惯,而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风俗。

这首诗足以证明在王建的时代,中秋节已经成为了一个广泛存在的节日。

研究者们常举的另一个例子是当时流传颇广的唐玄宗中秋游月宫的故事。这个民间故事版本非常多,我们这里仅举敦煌出土的《叶净能话》的版本为例。这个版本说唐玄宗在中秋赏月时,净能和尚提出要带他登月带他飞。登月听起来很酷,唐玄宗当然欣然同意,于是就穿上了“白锦棉衣”,跟着他上了天。

到了月亮上,发现上面楼也高级,树也高大,就是环境太高冷(字面意思),冻得他受不了,虽然见到好多漂亮妹子,但也不得不急着打道回府。后世苏东坡那句“高处不胜寒”的担忧,大概也与这个故事有关。这则故事也可以说明唐代中秋逐渐已经流行,并成为了某些民间故事的背景设定。有研究者甚至认为,这则故事的流传对中秋节的形成或传播有一定促进作用。

在中唐以后,提及中秋的文献记录开始爆发式地增加。

但是一直到北宋中期,它也没有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到达和端午、重阳等老牌主要节日平起平坐的地位。不仅唐及北宋官方没有将中秋纳入法定节假日的范畴,当时各种主要的介绍节日、民俗图书和类书也都没有中秋的影子。

直到南宋时期的《梦梁录》、《东京梦华录》、《岁时广记》等图书里,中秋才终于跻身重要大节的范畴,再到嘉泰三年(1203),中秋被列入官方法定节日,算是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基本确立了它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地位。

月饼的来历

在我大吃国,月饼(不包括五仁的)作为一种对部分人来说非常好吃的高热量不健康食品,一直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那么这种口味如此多娇,引无数青年胖了腰的节日食品,又出于何时呢?

大部分读者听到的说法大概是它起源于宋代。大文豪兼大吃货苏轼在《留别廉守》的那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经过报纸和网络的多年渲染,在公众心中已然成为了月饼起源的标志。然而,细读文本,我们就不难发现,苏轼在这里只是做了一层比喻,并没有什么证据显示这“小饼”跟中秋节有什么关系。

除此以外,宋代文献中还屡屡出现一种叫“月饼”的食品。

如前面引用过的《梦梁录》卷十六中有一篇《荤素从食店》,其中就谈到那里销售的面食中就包括了“月饼”。很多通俗文献于是便将此例作为宋时已经存在中秋月饼的铁证。然而,这一篇在报菜名之前已经明言这些面食是“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说这些面食都是四季供应的寻常食品,完全没有提到要在中秋才能吃它。而同书介绍中秋节俗的章节,又完全没有谈到月饼的存在。

我们基本可以确定,宋时诸文献所谈的“月饼”,只是一种圆形的,像月亮的饼,跟中秋同样关系不大。

现有的可确认为中秋月饼的文献最早要到明朝才出现。如明人刘若愚《酌中记》卷二十记载:“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饼、瓜果,候月上焚香后,即大肆饮啖,多竟夜始散席者。”这里的“月饼”便指中秋月饼无疑了。

嫦娥的故事

嫦娥作为我国第一位登月的航天员,她背后的故事却一直不为众人所知。这里我们就再顺便讲一下这位航天员的传奇经历。嫦娥最早可能是帝喾的妻子。张澍辑本《世本·帝系篇》云:“帝喾下妃鲰訾氏之女,日常仪,是生帝挚。”“仪”和“娥”都是上古歌部字,古音相似,这里的“常仪”就是后世的嫦娥了。

《吕氏春秋·审分览第五·勿躬》篇又言:“羲和作占日,尚仪作占月,后益作占岁”,一般认为这个“占月”就是通过推算月球的公转周期来制定历法。“尚”、“常”都是阳部字,事实上“常”本身就是从“尚”得声的形声字。这个“尚仪”还是嫦娥。到了这个版本当中,嫦娥的工作终于不限于生娃,而与月亮直接相关了。

在鲁迅心心念念的《三哼经》,咦,不对,是《山海经》里面,嫦娥生孩子和管月亮两个故事发生了融合。

《山海经》卷十六《大荒西经》说:“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义,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义”和“仪”古音同谐声者必同部,这里的“常义”仍然是嫦娥。

在这个版本中,嫦娥成为了《山海经》神话系统中重要神灵“帝俊”的妻子(帝俊的另外两个妻子是娥皇和刚才出现过的羲和,其中羲和生下了十个太阳,嗯,就是在后来其它版本神话里被嫦娥的搞天体计生的丈夫羿射死了九个的那十个可怜的太阳),她生了十二个月亮,正在给月亮宝宝们洗澡。

而我们最熟悉的嫦娥奔月故事大概也产生在先秦时期。这个传说与玉兔、蟾蜍的传说相似,全都来自于人们对月球上环形山形状的脑补。

在《归藏》中,嫦娥变成了善射的羿的妻子:“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注:此文本《初学记》引《淮南子》,但学者们经过考证一般认为实际上引用的是《归藏》)这里月亮从嫦娥的孩子,变成了她的登陆地点。遗憾的是,古代的科技水平还不够发达,虽然可以载人登月,却没有返回舱,于是她着陆以后就不知道怎么回来了。

后世将关于羿的其它传说也纷纷加在这个传说当中,终于完成了今天的嫦娥奔月的故事版本。

UUID: 26567000-6e4c-4713-a872-d269f770d824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果壳公众号-pdf2txt/2016/2016-09-15_嫦娥是谁?广寒在哪?中秋怎么来?你啥也不懂,就知道吃月饼!.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76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