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要到了,有心的小伙伴可能发现,日历娘最近讲三天讲的都与月亮有关呢。今天来复习下“月兔”吧。文末有福利。
华南兔(Lepus sinensis),顾名思义,是华南地区最常见的野兔。虽然汉语统一称为兔子,但是“兔”其实也分好多类。最常见的兔子可以分成两个属——兔属 Lepus 和穴兔属 Oryctolagus。前者就是所谓的野兔,而后者则驯化成了家兔。换句话说,“家兔”不是“野兔”驯化来的。
左起依次是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中国“野兔”华南兔(Lepus sinensis)以及穴兔与野兔(Lepus sp.)耳朵大小的对比。图片:Wiki Commons, Urft Valley Art
和家兔比起来,野兔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耳朵大长腿。其实看名字也知道,家兔的祖先穴兔是靠打洞为生的,所谓狡兔三窟指的正是家兔;而野兔遇到敌害,主要的办法是跑,慌不择路时甚至可能撞上障碍物——《韩非子·五蠹》有“田中有株,兔走,触柱折颈而死”之言,说的就是野兔。大长腿帮助运动,大耳朵则帮助平衡,谁让人家只长了个小短尾巴球呢。除此之外它们的主要区别还有:
1. 野兔是早成的,刚出生的小兔子就有毛、能看见东西;而新生的小穴兔则有点像大熊猫的幼崽,眼睛睁不开、皮肤裸露。毕竟无论是大熊猫还是穴兔的新生儿都有洞穴保护,而野兔就只能靠跑来解决问题;
2. 野兔没有得到驯化,所以实验室兔子也好,各种奇葩的宠物兔也好,都肯定是穴兔的后裔;
3. 穴兔常常聚群生活,一群内处于统治地位的雄性可以得到大部分雌性;而野兔则喜欢独来独往,繁殖期间也不过成双成对(所以木兰辞里“傍地走”的那两只兔子更可能是野兔)。
一只在草地上吃草的家兔不知为何受了惊,并吓到了边上的另一只野兔。注意观察的话,它们的耳朵和腿还是能看出差异的。
和舶来的家兔不同,华南兔是正宗中国土产;世界其他地方也大多有各自的野兔物种。不过因为家兔引入中国也将近两千年了,我国野外其实也有很多逃逸的家兔野化种群。所以不要看到野生的兔子就说它是“野兔”——还是要盯一下它的耳朵和腿,当然最好辨认的是,看它钻不钻洞。
那问题来了,广寒宫中嫦娥怀抱的月兔是什么兔呢?
一份月面的明暗轮廓图,经过美化,蟾蜍与兔子的形象跃然其上。图片:@撷芳主人
按照今天的审美标准,穴兔更萌一些,实际上嫦娥手中的玉兔也总是被描绘成家兔的形象。但是正宗的野生穴兔分布在地中海沿岸,约3000年前得到驯化,后来以家兔的形式引入中国。今天在中国野外即使看见了“穴兔”,那也是家兔逃逸的野化种。
先秦西汉时期没有兔子作为家畜的记载,却多有野生兔子飞奔的描绘。除了前面提到《韩非子·五蠹》的记载,还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中“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之语,可见那时的兔还是田间野味,而不是家畜。
磁涧西汉墓壁画中兔子的形象强调了兔子的飞奔特征,因此更可能是野兔。
但这引发出一桩著名疑案。《战国策•齐策四》记载,冯谖对孟尝君说“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并为孟尝君找了三条出路以防万一。但是,中国的本土野兔并不会打洞。2300年前丝绸之路未通,齐国也不应该有穴兔/家兔啊。亚洲土著兔子里只有粗毛兔属的阿萨姆兔(Caprolagus hispidus)打洞,可它们又远在喜马拉雅山脚,不远万里来到齐国这是什么精神……
更加简单合理的解释是,这是穿越的——呃,是后人脑补的。目前的观点是《战国策》成书于东汉,此时可能已经有了来自西方丝路的家兔,逃窜到野外之后变成了这里所说的“狡兔”。
而月兔至迟在西汉时代就出现了,此时穴兔未至,所以月兔其实是一只,月野兔(咦?)。
我知道本文作者Ent是你们很多人的男神,快过节了,给你们指条明路吧:2016万有青年大烩,9月23日-25日连办三天,现场有Ent的演讲和签售!
长按二维码或者戳“阅读原文”小万君告诉你详情
物种日历每天一个物种,好吃的灵魂终会相遇。微信号:guokrpac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日历娘今日头像兔科 沼泽兔
本文来自果壳网,谢绝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