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志农入行30多年来,一直秉持“用影像保护自然”的信念,推动中国的生态保护与生态摄影事业。但即使是他,中国最著名的生态摄影师,也无法单打独斗,独自推进这一事业。因此在2004年,他带领野性中国成立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这一训练营一直延续到了今天。12年薪火相传,训练营中已经走出了数百位摄影师。在用影像保护自然的路上,这些人一直在发挥着自己的力量。
如何用影像保护自然?
珍古道尔有一句名言:“唯有了解,我们才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会采取行动。唯有行动,生命才会有希望。”这其中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对于了解,一段视频,一张照片,可能会比一整篇文章都有用。昂翁此称,是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德钦分局的局长,2010年云南高黎贡山训练营营员。在保护滇金丝猴的战场上,他和奚志农是老战友。1995年,德钦县因财政问题,想要砍伐掉一片原始森林,而这片森林是滇金丝猴的家园。
为了阻止这一悲剧发生,一场自下而上的保护活动展开了,获得了全国各界的支持,森林最终保了下来。美国《新闻周刊》报道此事时称这一事件“将成为中国人环保意识的分水岭”。在这个过程中,奚志农、昂翁的几张照片,感染了无数人。
在中国,热衷于用相机记录生态影像的人,有这么几类:专业摄影师、摄影爱好者、生态研究人员、一线的保护工作者。张程皓可以算第一类人的代表。
他身高190厘米出头,体重按千克算刚过三位数,满脸络腮胡,看起来是个有中亚血统的中年人,其实他是个1994年出生的云南汉族男生。一颗近4千克的镜头,架在三脚架上一般人可能都拿不稳,但他能手持使用,一路携带着爬山追踪野生动物。16岁的时候,张程皓用压岁钱买了一台单反。正处于获得新玩具的刺激中的他,正巧碰到了一场奚志农的讲座,就此迷上了自然摄影。
2011年他高二,跟着训练营来到了高黎贡山进行集训,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本科、研究生都念了摄影专业,专攻野生动物摄影。
让次丁、达杰这样的一线保护人员加入“用影像保护自然”的行列,亦是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初衷之一。张勇是甘肃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尕海站站长,在保护区里工作了14个年头。2007年,他通过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首次接触到了生态摄影,后来还参加了2013年云南高黎贡山训练营。
如今,摄影已经成为了他工作中必需的工具之一。尕海则岔是一个鸟类聚居的区域,张勇的保护工作和影像记录,都围绕着这些鸟类开展。如今,保护区的鸟类记录已经达到了100多种,这其中有很多新增的记录,都是利用摄影这个工具才留下明确的分布资料的。12年过去了,中国野生动物摄影训练营的步伐还将继续。这些人用影像保护自然不会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