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聊过了太平洋中的一对“情侣”火山岛,Uku和Lele。其实,火山界可不止“情侣”一种亲密关系,还有“相依为命”的母子火山岛。打开世界地图,把目光移向地图中央的赤道,很容易就会注意到一个东西方向跨度很大的狭长国家: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这个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遥望欧亚大陆和大洋洲的“千岛之国”,其岛屿数量之多,多到竟然只能用“大约”来形容:维基百科上显示为“大约”17508个岛屿。
正是这个陆地面积为中国的五分之一的“千岛之国”,拥有着全世界数量最多的火山。其中,超过130座为活火山(即近10000年来,发生过喷发)。如此数量众多的火山,与“印尼处在板块交界处的俯冲区”这一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老喀拉喀托”(Krakatau)和“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au)也许是印尼这一万多座大小岛中,非常不起眼的两位。它们藏身于印尼首都雅加达以西约150公里的巽他海峡中,坐标南纬6.1° ,东经105.42°,北邻苏门答腊岛,东望爪哇岛。在这茫茫大西洋中,这“母子”俩的存在感之弱,如果不是因为1883年那次造成超过三万人遇难的超大规模喷发,谁也不会注意到这里。
1883年5月,老喀拉喀托开始了小规模的喷发活动,随后喷发越演越烈,直到当年8月,喷发类型发展为“普林尼式”(最剧烈的喷发类型),喷发活动达到顶峰。这场持续三个月的喷发事件,产生了体积巨大的火山碎屑流、酸性气体,以及火山灰。漫天的火山灰遮住了阳光,“黑云压城”,持续数日,仿佛世界末日一般。喷发产生的气柱高达几十公里,直冲云霄,进入平流层,火山灰随之升起,被风带到约840公里以外的新加坡。
四十四年以后(1927年),在老岛以北约4公里处,岩浆再次由洋壳下涌出,炙热的岩浆在海水中快速冷却,形成岩石,大量岩石又从海底逐渐堆积,探出水面,而这个“新生儿”被称为“喀拉喀托之子(Anak Krakatau)”,Anak是印尼语“儿子”的意思。在形成初期,新岛曾发生多次水下爆发,又数度被海面淹没,直到1930年才真正成为一个稳定的岛屿。
自1930年起,年幼的子岛开始学习“如何喷发”的技能,大约每1-2年喷发一次。子岛的性情温和,喷发形式多为斯通博利式(Stromboli),喷发产物主要为火山灰,玄武质的熔岩流(lava flow),释气作用产生的硫磺,以及一些飞行距离不远的火山弹。子岛距今最近的两次喷发,分别发生在2011年7月至2012年9月和2014年3月。虽然未曾发生巨大喷发,没惹过什么乱子,子岛却在默默地成长。
自20世纪50年代起,子岛便以每年5米的速度,持续地向上增高。
去年,我在向导的带领下坐着快艇去了喀拉喀托岛。1991年,喀拉喀托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世界自然遗产”。如今去子岛上游玩,仍然可以看到2012年喷发产生的熔岩流。看起来冷冰冰的黑色岩石,在刚刚喷出地表时温度能达到约1000摄氏度。虽然曾经到过很多火山,死的、活的、正在喷发的都见过了,却从未在活火山脚下露营过。
那次的经历算是弥补了这一缺失:我们的帐篷就搭在“喀拉喀托之子”的山脚下,搭在由黑色火山灰组成的海滩上。
虽然游客来了又走,母岛与子岛仍然相互陪伴着,生活在茫茫印度洋中。除了鲜有的喷发,其余的时间,这儿都十分安静。这种让人惴惴不安的平静,应该就是自然随手“抛下”,却令人类感到无比珍贵的馈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