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4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全球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上,将大熊猫的受威胁等级从“濒危”下调为“易危”。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是一个衡量全球主要物种生存状况和受威胁情况的清单,将物种的濒危等级划分为7个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灭绝、野外灭绝、极危、濒危、易危、近危和无危,其中极危、濒危和易危物种又被统称为受威胁物种。
大熊猫的新的评定结果对全球野生物种保护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这证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多方协调,携手努力,来保护地球上不断降低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面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
近日,IUCN在其《受威胁物种红色名录》的官方更新中宣布了大熊猫新的评级。根据2015年中国公布的第四次全国大熊猫调查,中国野生大熊猫数量达到1864只,相比十年前的第三次调查增加了近17%。
“在过去50余年间,大熊猫作为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象征的同时,也已成为全球范围内深受喜爱的保护形象。对于所有致力于保护野生物种及其栖息地的人来说,大熊猫离灭绝更远了一步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一刻,”WWF全球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Marco Lambertini)说,“大熊猫的保护境况凝聚了全球千万人的努力,他们共同参与到野生物种保护的事业中来,发现问题并且努力做出改变。
今天大熊猫生存状况的好转,给了我们所有人看到希望的机会。”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自然主义者和画家的彼得·斯科特(Peter Scott),于1961年以熊猫为原型设计了WWF的机构标志。20年后, WWF于1980年成为第一个在中国开展保护工作的国际组织,开始与参与大熊猫的保护工作。
过去35年间, WWF一直与中国政府合作,推动和实践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多种措施,包括支持从整体上建立大熊猫保护区网络,建立大熊猫走廊带以连接孤立分散的种群,与当地社区合作发展可持续生计以减轻对栖息地的影响等。多年的保护努力已经初见成效。目前中国建立的大熊猫自然保护区达到了67个,覆盖了约2/3数量的野生大熊猫种群。
大熊猫栖息地在被保护的同时,这一区域的整个森林系统,不计其数的其它物种,以及生活在这些流域内的千万人口所享受到的各种生态服务同时得到了保护。
“大熊猫新的评级结果是对中国政府领导下的数十年保护努力所取得成功的认可,也证明了对于像大熊猫这样标志性物种的保护投入的价值——在保护物种本身的同时贡献于社会生态福利,”WWF中国总干事卢思骋这样说道,“我们的确应该为现在所取得的这一成就感到欣喜,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清楚,野生大熊猫依然面临严峻的生存风险,相当一部分栖息地正因为基础设施建设等多种因素饱受威胁。
更重要的是,全球野生大熊猫数量也仅有1864只。”
过去数十年的保护工作证明,只有采取广泛的措施才能够保障野生大熊猫和它们独特的栖息环境。在未来,这需要政府持续甚至更有力度的投入,需要包括与当地社区等更深刻的合作伙伴关系,需要人们对于保护野生物种和它们的栖息环境之于人类自身生活的重要性有更广泛的共识。
“大熊猫代表了20世纪野生物种保护的面貌:在某一物种永久消失前我们必须果断采取行动对其进行保护,”兰博蒂尼说,“尽管大熊猫种群的持续恢复仍然存在不确定性,但它已经可以成为21世纪野生物种保护的标志。相信通过建立和深化政府、当地社区、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个人之间多方面的合作关系,我们一定可以共同应对更复杂的保护挑战,守护自然景观,减缓气候变化,保障与人类未来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野生物种的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