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4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11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此次峰会的主题设定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届时,全球主要经济体首脑将齐聚杭州,共同探讨恢复和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探索国际经济治理新机制等一系列重大的发展性问题。自2008年以来,G20在全球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建立也被认为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多边协调机制中最为突出的进展。
然而,作为一个新生的治理模式,G20在其结构、功能等方面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面临着多重挑战。中国一直以来在G20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2016年G20轮值主席国,中国也将以此次峰会为契机,推动中国进一步参与国际经济治理议程,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G20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平台,于1999年在德国柏林成立。其发展过程可以大致分为建立、蛰伏和主导3个阶段。
在20世纪后半叶,七国集团(G7)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对话机制之一,其成员为工业水平最发达的7个国家,因此又被称为“富人俱乐部”。冷战结束后,世界开始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力量不断增强,旧的经济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20世纪90年代的东亚金融危机进一步加速了这一转变的进程,吸纳新兴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治理成为大势所趋。
在此基础上,1999年的八国集团峰会上提出了建立二十国集团的构想,并在年底举办了二十国集团第一次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G20就此宣告建立。此后G20作为一种常规性经济对话机制,每年举办一次会议(2009~2010年除外),由当年轮值主席国设立临时秘书处进行会议的协调和组织。相比于G7和G8,G20的代表性更强。G20成员国国民生产总值占到了世界经济总量的90%、贸易额的75%以及全球人口的67%。
在成员分布上除了发达国家外,也纳入了新兴发展中国家及地区联合性组织(欧盟),体现出了南北合作、地区合作以及差异化合作等新特色。此外在议题设置上,不同于之前G7和G8专注于世界经济的热点和难点,G20的议题更为广泛,涉及到如文化、食品安全、环境与气候变化、信息技术等多方面,更加注重世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在最初的10年(1999~2008)中,G20并没有像国际社会预期的那样发挥应有的领导力作用,而是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被边缘化。G20的创建是美国及其盟友领导下的一次尝试,其最初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金融危机,建立更为平等、开放和包容的国际社会。在前两年中,G20还是在体制和规范性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2000年蒙特利尔会议上就在全球治理作用的审议和方向上达成了重要共识。
但21世纪初,全球经济发展势头良好,G20的作用并未能凸显出来。相对松散的部长级会议机制也使得G20成员国之间的交流不够深入和频繁,而原本基于对话磋商的性质使得其结果缺乏决策能力。此外,作为七国集团的一个既有机制的补充,G20的运行和发言权仍然牢牢掌握在七国成员手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G20在成立的前10年中呈现出的是一个较为虚弱的国际机制,并未为国际金融治理做出实质性贡献。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经济危机对传统经济治理机制造成了沉重打击,国际社会上出现了越来越多质疑和变革的声音。新兴经济体在经济危机中的强势表现使其在应对危机的国际决策中作用不断凸显,而作为涵盖了主要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G20也迅速得到重视。在不到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里,G20从部长会议直接上升为国家元首的会晤,并成为应对和解决金融危机的最核心国际治理机制。
此后的几次峰会也取得了实质性成效,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不断淡去。G20作用的凸显也使得新兴国家参与国际金融治理的地位得以确立和制度化。2009年在美国匹兹堡举办的G20第三次领导人会议上正式宣布G20机制取代G8成为国际经济治理的核心平台。自此,G20在全球经济秩序建构中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