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跑得快是因为人种优势嘛?

作者: 子凡

来源: 博物

发布日期: 2016-08-22

本文探讨了黑人运动员在短跑、长跑等项目中的优异表现是否源于人种优势,分析了西非裔和东非裔黑人运动员的体能特点和环境因素,并指出人种优势并非决定性因素,后天的努力同样重要。

里约奥运会今天结束了,在为运动员们赞叹和祝福的同时,或许我们的注意力也被一群肤色黝黑的外国运动员深深吸引:三连冠的百米飞人博尔特、摔了一跤还夺冠的万米冠军法拉赫、爆发力十足的体操女将拜尔斯……这些黑人运动员的运动天赋到底来自哪里?他们生活的非洲大地到底有何神奇之处?为何有的人擅长长跑有的人擅长短跑?

从北京到里约,牙买加飞人博尔特的奥运三连冠创造了奇迹。而他和他的美国对手们,祖籍全都来自西非。据统计,迄今百米赛跑能跑进10秒内的近百名运动员中,只有4个人不是西非人种!这就是传说中的种族优势吗?!除去百米大战,在200米、400米等中短跑的跑道上、NBA的篮球赛场上,或是足球界的博格巴、卢卡库等黑人足球明星,这些优秀的运动员几乎都是西非裔黑人的后代。

西非裔黑人运动员的卓越成绩,除了“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等刻苦训练,也来自他们的体能天赋:他们的骨骼密度高、肌肉组织发达,并且以快收缩型肌纤维的“白肌”为主,血液中的睾丸酮含量较高;四肢长而有力,同等身高下的臂展较大,大腿粗、小腿长;脚底厚实,蹬地力量强。这些特点使他们在冲刺、弹跳等强调爆发力的动作中,优势明显。

强壮的西非裔运动员活跃在短跑、篮球、足球等热门项目上,而在中长跑和竞走赛场,却是一群精瘦的东非裔运动员屡获冠军。里约奥运会的女子10000米冠军阿亚娜来自埃塞俄比亚,而男子10000米冠军法拉赫则生于索马里。东非人的种族组成比西非人更加复杂,包括苏丹尼格罗人、班图尼格罗人和库希特人等几大民族集团,有些民族比西非人肤色还黑,而有些则肤色较浅。

近年来的非洲中长跑名将,主要出自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肯尼亚北部的高原山区。

与低地为主的西非相比,东非地区由于新生代以来的造山运动,高原山地占了大头。比如肯尼亚的平均海拔约1500米,而埃塞俄比亚的平均海拔将近3000米!这样的高原山地环境,使东非人的身体普遍具备良好的耐力。

他们的肌肉以慢收缩型肌纤维的“红肌”为主,肺活量、心肺功能和血液中的红细胞含量都高于其他大部分民族,能为身体提供更充分的氧气供应。此外,东非高原地区的运动员普遍身材瘦小,四肢较轻,尤其是小腿纤细,长跑中消耗的能量也少。

里约奥运会上,美国非洲裔运动员曼努埃尔获得100米自由泳金牌,成为奥运首个黑人女子游泳冠军。

比起田径赛场上的“黑旋风”,泳池赛场却少见黑人身影——对此一般的科学解释是,黑人运动员的骨骼密度较高、脂肪偏少,以致身体在水中浮力不足,在游泳中会吃亏。然而实际上,“黑人游泳不行”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经济社会问题。在标准泳池进行专业训练的成本很高,就连相当一部分美国黑人孩子都因为家庭贫困,少有练习游泳的机会。而非洲很多国家甚至没几个像样的游泳池,当然培养不出游泳健将了。

人种优势不是万能的!大家要努力!马龙如此曼妙的身姿是天赋吗?也许吧,但更是后天的努力才让他有了今天的成绩!我们期待今后的奥运比赛场上有机会见到其他国家的选手在乒乓球项目上取得优异的成绩。鼓掌!加油!

UUID: dc3805a3-5ae7-4fef-8bb4-a45a3df880b1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博物公众号-pdf2txt/2016年/2016-08-22_黑人跑得快是因为人种优势嘛?.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41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