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文馆·从火箭科研生产谈起
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打响了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发令枪”!我国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剑指苍穹,将圆月球采样返回、探测火星的梦想!钱航,湖北黄冈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型号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飞行器设计专业博士,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首席科学顾问,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央电视台直播嘉宾,北京天文馆资深志愿者。
【讲座题目】从火箭科研生产谈起
【主讲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 钱航博士
【讲座时间】2016年8月20日(星期六),下午3:00
【讲座地点】北京天文馆B馆505教室
【说明】北京天文馆公众科学讲座至少在每个月的第三个周六举办一次。讲座免费。有剧场票或展厅票的参观者可乘新馆展厅东西两侧的电梯到达505教室;无剧场或展厅票的听众凭有效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工作证等)于当日下午2点后在售票处领票,从B馆入口安检后入场。座位先到先得,坐满为止。
中科馆大讲堂·两场讲座
冥王星所在的柯依伯带是太阳系中的新大陆,新视野号的冥王星之旅是对这片新大陆的首次探测,一切都是新发现,它发回的初步探测结果,已让冥王星从望远镜中一个暗淡的圆点,变成了活力四射的“萌王星”。新视野号在冥王星上发现了什么?冥王之心是什么物质组成的?冥王星上的高山是如何形成的?飞越冥王星之后新视野号将飞往何处?
【时间】8月20日(周六)10:00-11:30
【地点】中国科技馆一层报告厅
【题目】《飞越冥王星——太阳系的新大陆》
【嘉宾】郑永春(行星科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
2015年12月17日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在空间科学探测研究上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本期“科学讲坛”将以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为背景,特邀中国科学院范全林研究员为大家讲述我国空间科学及其卫星工程的最新进展。
【时间】2016年8月20日(周六)10:00—11:30
【地点】中国科技馆206多功能厅
【题目】《“悟空”邀你一起探索宇宙奥秘——漫谈中国空间科学卫星》
【嘉宾】范全林(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研究员)
【讲座预约】http://cstm.cdstm.cn/
【温馨提示】1. 每个用户每期最多可预约3人;2. 为维持良好的现场秩序,建议至少提前10分钟按预约号签到,活动开始后停止签到;3. 活动开始后,现场如有空位,未预约者可入场;如无空位,已预约但迟到者和未预约者均不允许入场;4. 成功预约但未签到者,将被列入下周活动黑名单,不得预约下周活动(即使预约成功,也将视为无效);5. 为保护知识产权,活动过程中请勿摄像。
北京自然博物馆·蝴蝶展
蝴蝶,是大自然中最美的精灵,它们因其艳丽的色彩、轻盈的舞姿被誉为“虫国的佳丽”、“会飞的花朵”,自古以来深受文人墨客的青睐。这次“生命之美—走进斑斓的蝴蝶世界”公益展通过生动的展示让观众朋友们更加认识蝴蝶、了解蝴蝶,并增强人们对它们的保护意识。讲座中还有动手实验的环节,让前来参观的观众小朋友们更加近距离地了解蝴蝶的构造和取食方式。
【活动时间】2016年8月16日-2016年9月18日,由北京自然博物馆引进的“生命之美—走进斑斓的蝴蝶世界”公益展将在阳光厅展出。
【活动地点】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陶然亭公园·植物野趣DIY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树叶进行分类,观察它们,研究它们。是不是有点好奇了?那就赶快报名参加“植物野趣DIY”系列科普体验活动吧!
【日期】8月19日及8月26日
【时间】14:00—16:00
【地点】北京陶然亭公园,科普小屋及东门绿地
【招募对象】8岁至12岁小朋友,热爱大自然,喜爱动植物,本期计划招募10—15人。要求身体健康,服从活动现场指挥,至少有1名家长陪同,参与活动者需购票入园。要求:本次活动分为两期,报名参与者需保证两期活动均可参加。
【活动内容】由公园科普人员带来科普体验课程,学习叶片分类知识和标本制作方法。走进大自然,采集标本,动手制作手工作品。通过此次活动使青少年学习植物知识,培养自然观察力及好奇心,加强动手能力。
8月19日活动流程
周五13:50 科普小屋集合签到
14:00 1. 活动开始,进行分组。2. 老师展示植物标本,引出问题,怎样制作叶片标本。3. 老师介绍植物叶片分类知识和标本制作方法。4. 分发工具,老师带领前往东门绿地采集标本。5. 回到科普小屋,压制标本,活动完成。
8月26日活动流程
周五13:50 科普小屋集合签到
14:00 1. 活动开始,老师展示植物标本制作的图画。2. 各组使用上次采集的叶片标本,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标本图画。3. 交流展示,活动完成。
【报名方式】时间:2016年8月17日—8月18日 电话:83558968(绿化科) 报名:请拨打公园电话预约报名
我们建群啦!获取一手科学活动信息,与家长沟通科学教育方法,更有不定期的福利!关注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回复“家长群”,编辑会第一时间拉您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