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类型:一个流传已久的谣言

作者: Christian Jarrett

来源: 把科学带回家

发布日期: 2016-08-15

文章揭露了学习类型理论的不科学性,指出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根据学习类型调整学习方式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并强调了学习类型概念的误导性和潜在危害。

学习类型真的能让人学得更快吗?它真的靠谱吗?答案是:不靠谱!学习类型只是一个流传已久的谣言,根据学习类型调整学习方式并没有帮助!流传已久的谣言。图片来源:Mohamad Torokman。“视觉型的学习者倾向通过图像来学习;听觉型则喜欢通过听和复述来学习知识……”只要搜索“学习类型”,你就能搜到大量类似的说法。不仅仅是无数的教育类书籍在倡导学习类型,各种各样的商业机构、媒体也在宣传这个概念。

网上流传着各种各样的测试,帮助人们找到自己的学习类型。学习类型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揭露学习类型的谎言。家长或老师匹配孩子学习类型,就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吗?事实是,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每个人都是独特的,这的确会影响人的学习方式。而且人的兴趣不同,如果一个学生对某个学科感兴趣,那么他更有可能会学得更快更深。另外,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知识背景,无疑这也会影响他们的学习。

大脑开发了不到10%,另一个广泛传播的谣言。一项国际研究调查了来自英国、中国和其他地区的教师。结果显示,许多教育者相信毫无根据的“大脑的神秘性”以及神经科学方面的流言,比如超过半数的教师相信学生的大脑只开发了10%,超过90%的教师相信学习类型的概念。研究人员表示,类似的流言常常出现在教育领域,但却没有神经科学方面的充足证据。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上。

相关领域的专家如Harold Pashler和Doug Rohrer指出,支持学习类型的证据大部分都是很弱的证据。几乎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能够证明,匹配学习类型的学习者应该能够比对照组学得更好。更多研究的结果表明匹配学习类型对学习没有帮助。在美国高校的调查也显示,学习类型与学业成功并无关联。所以,学习类型的概念是一种误导,并且没有通过科学验证,它既不能预知学习的结果也不能保证学习的成功。

学习类型还有其他问题吗?有!一个主要的问题是,一个人的学习类型可能是很多种不同可能的组合。即使能够衡量人的学习类型,但是研究显示测试学习类型的问卷并不靠谱,人们的实际表现与自己认为的学习类型没有很好的关联性。比如说,一个人可能认为自己是视觉型,但真实情况却可能相反。预测学生数学成绩的最好方法不是根据学习类型,而是根据学生过去的成绩。

让我们埋葬这个流言。

许多专家认为学习类型不仅是一种误导,更有可能会带来危害。因为这种方法实际上在鼓励教师回避学生的弱点。改正自身缺点、提高不足的地方才是学生最需要的。那么,我们是否要彻底放弃根据学生情况定制教学方法呢?答案是否定的。虽然人们很难判断哪种教学方法对学生最有效,匹配学习类型的教育方法也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定制教育。

比如,Kirschner和Merrienboer指出,有证据表明初学者通过例子可以学得更好,而有一定相关知识的学习者自己钻研则学得更好。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会相信学习类型吗?

相关文献:Neuroscience and education: myths and messages Paul A. Howard-Jones 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 15, 817–824 (2014) doi:10.1038/nrn3817。我们建群啦!获取一手科学活动信息,与家长沟通科学教育方法,更有不定期的福利!

关注公众号“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回复“家长群”,编辑会第一时间拉您入群。不过瘾?请戳如何锻炼孩子的情绪胜任力家长越放手,孩子越适应要不要和孩子一起睡觉?成为男人的方式不止一种,帮男孩找到真实的自我。把科学带回家ID:bringsciencehome“把科学带回家”由世界科普圣经《科学美国人》中文版《环球科学》主办,致力于为孩子带来最好的科学教育。

转载请联系kids@huanqiukexue.com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UUID: 53912ab9-94dc-4885-9b2f-58e6eb7df795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5-2016/2016-08-15_学习类型:一个流传已久的谣言.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38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