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上的游泳比赛以其泳姿多样和赛事激烈而极具观赏性,受到观众的热情关注和喜爱。奥运会比赛项目的4种泳姿分别是:自由泳、仰泳、蛙泳和蝶泳。那么这4种泳姿是如何发展确立下来的?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别之处呢?
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举行,游泳比赛是此次奥运会的9个大项之一。在这届奥运会上,不但没有泳姿的规定,组委会甚至鼓励运动员大胆创新,所以游泳比赛的运动员们各显神通,泳姿也五花八门。
最初的自由泳——一种毫无限制的游泳方式就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条件下出现了。一名采取双臂轮流划水和两腿上下交替打水的运动员阿尔弗雷德取得了冠军,他的动作在水面上看来特别像在水中爬行,于是后来将其泳姿命名为爬泳。由于这种姿势结构合理、阻力小、速度均匀,是目前世界上最快、最省力的一种游泳姿势,现代的自由泳项目一般运动员都使用爬泳进行比赛。
从当初毫无限制的泳姿到现代最受欢迎的爬泳,自由泳见证了游泳项目科学性、观赏性的进步以及人类在泳池中对速度的不断挑战。
在第一届奥运会上,有一种特别的泳姿引起了组委会的注意,那就是仰泳。它作为唯一一种将身体背向水面的泳姿,一出现便让人眼前一亮。仰泳集速度、优雅、省力于一体的特质,也让它在随后的第二届奥运会上被单独列为了一个比赛项目。仰泳是唯一一个将头一直露出水面之上的泳姿,这使游泳者呼吸非常方便,而且躺在水面上行进也非常省力;但是它也存在着头无法看向前方的缺点。
1875年8月12日,英格兰军人马修韦上尉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成功泅渡英吉利海峡的人。他用21小时45分钟游过了34.21千米,从英国的多佛尔港一直游到法国的卡莱斯海滨。他所使用的是一种酷似青蛙在水中游泳的泳姿,后来被命名为蛙泳。这一壮举让蛙泳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人们开始希望奥运会也能将蛙泳列为一个独立的泳姿进行比赛,将蛙泳这种泳姿推向全世界。
虽然蛙泳比自由泳和仰泳的速度都慢,但有人使用蛙泳泅渡了英吉利海峡成为了不争的事实。奥运会组委会在人们不断高涨的呼声中,决定将蛙泳作为一个独立泳姿纳入第三届奥运会中。游蛙泳时,身体非常平稳而且身体所受水的支撑力比较大,动作比较省力,非常适合在时间长、空间大的情形下使用。
蝶泳的确立过程花费了很长的时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人开始研究如何使用科学手段来帮助运动员更好地发挥。
爱荷华州立大学的日籍教练戴维·安布拉斯特发现,蛙泳动作中双臂在水中的运动极大地影响了前进速度。于是,他发明了空中向前伸臂的动作,这就是蝶泳臂的来源。随后还有人改进了蛙泳腿,从蛙泳式改为了海豚式,这便是蝶泳腿的前身。但在当时,海豚腿并不符合奥运会蛙泳比赛关于姿势的规定,因此人们只能使用蝶泳臂和蛙泳腿的组合来参加奥运会蛙泳比赛。
1936年柏林奥运会蛙泳比赛中,日本选手叶室铁夫使用这种动作夺得200米冠军,这使得蝶泳臂的影响力大大提升。到了1938年,几乎所有的运动员都采用了蝶泳臂和蛙泳腿的组合。奥运会组委会在20年的讨论及争议后,终于在1956年将蝶泳确立为一项单独的比赛。蝶泳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泳姿。
蝶泳臂带起来的水花带给观众一种激情迸发的感觉,同时也成为了摄影师镜头下的宠儿;但是它的实用性不如前三种泳姿,而且对运动员的自身素质要求更高。奥运会中总会有一些更偏向于观赏而不是实用的比赛项目,蝶泳大概就是一种更注重观赏性的比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