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未来的各种变化,家长越放手,孩子越适应

作者: 千寻

来源: 东西儿童教育

发布日期: 2016-08-08

本文探讨了家长在面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的科技环境中,应如何调整教育方式,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未来。文章强调了家长应放手,让孩子在学业、时间分配和生活上自主发展,培养综合统筹之智、开拓创新之智和责任道德之心,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纪伯伦《关于子女》未来怎么样?没人能预测。十年前,我们懒得发短信。十年后,我们离不开微信。十年前,父母为我们解答一切。十年后,我们教父母发朋友圈。那么,再过十年呢?

如今,打开任意一个网站的科技频道,各种新的信息就会扑面而来:Alpha Go 对战李世石,引发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讨论,人工智能已不仅仅能代替搬运工、送货员,甚至开始挑战医生、律师等专业工作领域,当传统专业职业全部解体,十年后,我们该如何谋生?VR 技术正如火如荼的发展,它会改变我们对真实与虚幻的理解,当真实与幻境可以随意转换,十年后,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身处的这个世界?

正如十年前的我们看不见十年后的今天一样,今天的我们也看不见十年后的未来。就连霍金也只能遗憾的表示:在时间维度上,人类既无可能退回,也没有办法超前。所以,未来怎么样?没人能预测。无法预知未来的我们,却想用今天的经验指导未来的孩子。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我们看不见未来是什么样子,却喜欢用我们的经验去指导属于未来的孩子。

十七年前,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喜欢写作的我想填中文系,我妈非让我填会计,理由是好找工作啊,什么时代都需要管账的。十七年后,绕了一大圈的我仍然成了一名写作者,连我自己都不明白大学四年到底收获了什么。如今,当我呵斥我那忙着玩游戏的孩子:“你就知道玩游戏,玩游戏有什么用啊,浪费时间!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你还不如多看几本书呢!”我忽然意识到,我怎么变成了自己讨厌的那种大人呢?

罗辑思维有一期主题,名字叫《我们的孩子,会拥有什么样的未来》,罗胖子的一段话让我深有感触:孩子不仅是比我们出生迟的人,而且,是在我们死后还要活很久的人,拿我们的经验去应对他们的未来,是不够用了。我们的孩子长大后,他们面对的竞争其实更残酷,衣食是不用愁了,但是各种不对称都在加剧,想要获得有尊严、有意义的生活其实是更难了。

是啊,就像我妈没法用她的经验给我指出人生的正确道路一样,我也并不知道属于我孩子的正确道路是什么,也许,在我眼里,打游戏是浪费时间,在孩子眼里,却是一个学习和掌握技能的过程呢?所以,既然我们不能预测未来,那么,就不要试图用我们现有的经验去指点属于未来的孩子。我们能给孩子什么?在未来,我们关于世界的知识,以及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知识变了,技能变了,孩子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

面对不可知、不可控的未来,如果我们现有的经验无法给孩子指导,那我们又能给孩子什么呢?三联生活周刊第892期《教师的角色》中有一段话:我们获悉努力、坚毅、规则、公平、担当,才是孩子们最核心的品质;我们意识到学习不是一种孤立的能力,它与交往、运动、自我管理等能力紧密相连。这样说来,在任何历史时期,只要我们生活在人类社会当中,类似的核心品质永远重要。

开创了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家、哈佛教授霍华德.加德纳研究了“究竟哪些心智在未来世界是最重要的”,这些研究回答了一个问题:想让孩子在未来世界里更好的发展,我们要着重培养孩子哪些品质?霍华德教授认为有几种心智对孩子的未来很重要:综合统筹之智、开拓创新之智、责任道德之心。有趣的是,培养孩子具备这几种心智,并不需要我们的经验,反而需要我们“放手”。

综合统筹之智,需要我们在孩子学业上放手。我们常死盯着孩子当前的学业,关注学校课程和考试科目,理所当然的认为学业之外的兴趣都是“不务正业”。而综合统筹能力是一种跨界能力,恰恰要求人具有广博的视野和兴趣以及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我们得在孩子学业上适当放手,对孩子的兴趣加以引导,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哪一个萌芽会壮大,在未来主导孩子的命运;对孩子的好奇心要加以保护,因为新奇的想法能发展为联想和跨越性思维。

开拓创新之智,需要我们在孩子的时间分配上放手。美国波士顿学院的心理学家格雷博士认为玩耍对孩子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格雷说:“在玩耍中,孩子们自己制定规则并相互协商,最后确定下让每个人都满意的最公平的玩法,由此他们的创造力得到了开发,也学会了揣度和体谅其他玩家的心理,而不是任由成年人给他们定下规矩并大包大揽地解决所有问题。

”可我们却喜欢控制孩子的时间分配,结果就是:社会科学家的统计资料显示,现在孩子们每天在户外玩耍的时间还不到他们父母当初的一半。要培养孩子的开拓创新能力,我们得在时间分配上适当放手,让孩子自由的玩耍,而不是用童年时光来打造一份漂亮的大学入学简历。责任道德之心,需要我们在孩子生活上放手。

美国妈妈斯科纳兹拍摄了一部系列片,在节目里,10岁男孩山姆的妈妈对儿子十分爱护,不允许他骑自行车(因为怕他跌倒受伤)、不允许他用餐刀切碎盘中肉食(认为他肯定会切到手指头)、更不允许参加滑冰之类“粗野的运动”,结果压力山大且倍受挫折的山姆恳求道:“我想要的,不过是自己的事自己做而已。”在如今媒体广泛宣传的基础上,儿童独立行动时可能遇到的危险被夸大。

这让很多尤其是中产阶级家庭的父母,普遍存在一种忧虑:只要没紧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就是将孩子置于险境。可实际上,统计数据并未显示出儿童面临的危险增加,此类事件反而是呈下降趋势的。责任道德之心需要孩子具有独立担当能力,可如果我们不在孩子生活上放手,这些从没机会独自面对风险的孩子,不但没能力应付风险,在风险来临时,还会下意识逃避,哪里会有责任道德之心?其实,和大家一样,当妈妈之后,我就患上了算术病。

我常常在算孩子上初中时我多大,上大学时我又多大,这些计算透露出了我的焦虑-对孩子以后人生的焦虑。然而,慢慢的,我开始认识到,我们的经验并不能指导属于未来的孩子,我们反而要学会放手,才能让孩子具备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既然如此,何不对自己说一声:放松些吧,我们的孩子好着呢!

我想,这既是对孩子的“放手”,也是对我们自己的“放手”,毕竟,事实上: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UUID: 64c4c7a2-1f2b-4128-b78e-26816d77f97c

原始文件名: /home/andie/dev/tudou/annot/AI语料库-20240917-V2/AI语料库/把科学带回家公众号-pdf2txt/2015-2016/2016-08-08_为什么?未来的各种变化,家长越放手,孩子越适应.txt

是否为广告: 否

处理费用: 0.0060 元